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星島日報:錢跟學生走 助自資課程提升

时间:2017-07-06

  香港新聞網7月6日電 香港《星島日報》6日發表題為“錢跟學生走 助自資課程提升”的文章,全文如下: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坐言起行,推出打算兩個月後新學年開始即實施的教育新措施,當中直接惠及學生的,是向修讀指定院校自資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每人每年三萬元的免入息審查學費資助,既能減輕學生負擔,又能間接促成受歡迎院校增加資源提高水平。

  林鄭月娥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日公布的新措施,預計每年增加經常開支三十六億元,在中小學和幼稚園層面,大部分用作提升師資人手,讓學生間接受惠。至於大專層面,則推出“錢跟學生走”的安排,向在指定本地和內地院校修讀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提供資助,本地生每年三萬元,往內地進修者每年五千元,並且考慮按通脹調整,預計每年有近四萬個學生受惠,政府額外開支超過十億元。

  比增學額惠及更多人

  每年都有逾萬名在文憑試中考獲符合升大學要求的學生,因為學額有限而未能獲得八所資助大學取錄。以去年為例,二萬三千六百名考獲“三三二二”成績的文憑試考生中,只有約一萬五千名入到八大,其餘一萬多人有的負笈海外,有的進入私立大學,有的修讀副學士。

  不過,私大和一些專上學院的自資學位課程,每年學費動輒五萬元起,一些家境不大寬裕的學生,就要承受沉重的財務負擔,就算可以申請政府貸款的學生,但是畢業後就要償還不菲的債務,三萬元的津貼是對他們的及時雨。

  現時八大平均每名學額的政府資助開支是二十多萬元,資助學生就讀自資學士課程,比撥款增加資助大學學額,可以令更多學生受惠;此外,自資學位的開辦較為靈活,可以緊貼學生志趣和社會需求。

  實際上,現時政府已經按照社會發展需求,就資助院校未能培訓足夠人手的課程,例如護士,向自資院校“買位”應急。除了靈活性較大,部分自資院校有其獨特的歷史、教學定位和風格,為學生提供進修機會之外,亦令本港專上教育更多元化,並非全部要朝綜合性大學的方向發展。

  靈活充實知識人才庫

  這三萬元學費津貼只是第一步,政府還會探討自資專上教育院校的角色和定位。

  政府的津貼,有助更多符合升讀大學要求的學生,得以修讀自資學位課程,而這些學生繳交的學費,亦為院校帶來改善教學的資源,得以提升硬件設施,及以較優厚的條件聘用教學人員,稍為縮窄與資助院校的距離。

  不過,政府當年的“買位”經驗顯示,部分院校可能會加學費,令學生實際節省的開支打個折扣,這方面政府要做好監管,在學校開源改善教學及學生負擔之間,做好平衡,在提升自資學位教學質素的同時,確保更多青年能夠透過大學教育“向上流”,以及為本港發展知識型經濟充實人力資源。

  • 上一篇:故障車違泊兩月 狂收17張交通告票
  • 下一篇:加強以林鄭為核心的行政主導是特區管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