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7月14日電 香港《商報》14日發表題為“外貿數據亮點多 中國經濟顯活力”的文章,全文如下:
國家海關總署昨天發布上半年的進出口數據。整體來看,內地上半年進出口總額達到13.14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19.6%;出口7.21萬億元,增長15%;進口5.93萬億元,增長25.7%,貿易順差1.28萬億元,收窄17.7%。按月來看,6月份進出口增長齊創3個月新高,出口連續4個月錄得增長,進出口出現趨勢性的加速增長。上述超過市場預期的亮眼數據,不僅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更令人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再增添一份信心。
信心來源之一,是內地進出口與全球經濟的同步性復蘇。早先,世界銀行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速上調至2.7%,高於去年的2.4%,全球貿易增長從去年的2.5%調高至4%,顯示全球經濟貿易增長走勢樂觀。近期德國、美國先後公布的貿易數據亦顯示,兩國進出口情況出現持續性的擴張和改善。國際需求的改善,明顯提振了內地的進出口狀況,上半年內地對歐盟、美國和東盟的進出口分別增長17.4%、21.3%和21.9%。有分析指,國際市場的需求旺盛,助推中國出口增加8.9%;內地經濟的持續向好亦刺激了進口需求的增加,令上半年內地進口總量增加11.6%。可以預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向好的大勢之下,下半年內地的進出口仍有望延續良好表現。
信心來源之二,是“一帶一路”建設初見功效。數據顯示,上半年內地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23.4%,其中與俄羅斯、波蘭、哈薩克斯坦等“一帶一路”重要經濟體的進出口分別增長33.1%、24.6%和46.8%,不僅遠高於平均增速,亦明顯高於歐美日傳統市場18.9%的增速。快速增長不僅預示了“一帶一路”建設的巨大潛力,亦有助內地進出口結構更趨於多元化和合理化。正在推進中的多個鐵路、橋梁、油氣管道等“一帶一路”重要基建,亦將做大內地與沿線國家的貿易蛋糕,未來有望助力“一帶一路”貿易成為中國新的外貿增長點。
信心來源之三,是內地進出口結構的改善。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深入推進,紡織服裝等中國出口的傳統優勢行業優勢仍在,同時亦形成了一批外貌新優勢產品,包括汽車、船舶、醫療器械、無人機等高附加值產品,已漸成內地出口的“拳頭產品”。於此同時,民企進出口活力提升、中西部和東北三省進出口增速加快、進口結構優化等走勢,均顯示內地進出口的巨大活力和潛力。
當然,亮眼數據背後亦有隱憂。貿易保護主義的陰霾仍籠罩在國際市場上空,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仍有巨大變數;美聯儲的漸進加息,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維持寬松的幣策分化,造成全球貿易的巨大不確定性。在基數效應的影響下,下半年內地進出口恐亦難維持上半年的高速增長。但總體而言,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好轉之下,中國外貿穩中向好的基本面難以動搖。內地進出口的加速復蘇,顯示中國經濟正平穩走出過去數年的艱難轉型階段,重新展示出新的活力。
香港商報評論員 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