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文匯:增資助房刻不容緩 闢地源須群策群力

时间:2017-04-16

  香港新聞網4月13日電 新一期居屋昨晚7點截止申請,到傍晚5點已經收到7.9萬份申請表,超額36.7倍,約37人爭一個單位。《文匯報》認為,居屋申請火爆說明在樓價創新高的環境下,資助房屋已經成為普羅市民上車的“救命稻草”。候任特首林鄭月娥提出以置業為本的房屋政策,正是切中肯綮,充分了解港人訴求。但要實現這一房策,最核心問題是土地供應無法滿足建屋的巨大需求。社會各界必須以開放的心態,與林鄭一起細化土地房屋政策,對填海、棕地、郊野公園邊陲土地等各種方法認真研究、理性探討、凝聚共識,以全港大局為重,群策群力解決土地供應的難題。

  本次發售的居屋主要位於彩虹和梅窩,亦有少量其他居屋的貨尾單位,合共2093個,售價139萬至385萬元。相比起現時一房單位也動輒500萬元以上的私樓市場,居屋的吸引力驟顯。抽居屋氣氛熾熱,原因有多方面:一是樓價頻頻升破歷史高位,市場形成“今天不買明天更貴”的心理預期;二是私樓已經超出大部分市民的承受能力,過往的置業階梯已經可望而不可及;三是早前房委會提高了申請居屋的入息和資產限額,令更多家庭合乎申請資格。

  面對社會對資助房屋的渴求,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以置業為主導”,打造環環相扣的置業階梯,在現有的居屋之下增加“綠置居”供應,在居屋之上新增“港人首置上車盤”,重燃無殼蝸牛的置業希望,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同。下屆政府固然要盡量多推資助房屋,以回應既買不了私樓、又不合乎申請公屋資格的夾心階層。而實現目標的關鍵,是需要有足夠的土地供應。根據長遠房屋策略的十年樓宇供應目標,以公營與私營房屋的六四比例,平均每年供應的46000個單位中,公營房屋佔28000個,私營房屋是18000個。政府曾表示私樓方面已經找到足夠的土地,但公營房屋的土地供應未能達標。依據現時的比例配置,28000個公營房屋,則每年要供應2萬個公屋單位,居屋、“綠置居”這類資助房屋則要有8000個。但現實是今年和去年均只有2000多個居屋單位供應,與目標相去甚遠,展望未來5年亦不能達標。因此,大力開拓土地供應刻不容緩。

  林鄭月娥明確提出要以全面、宏觀的態度檢視土地來源,包括維港以外填海、舊區重建、新界棕地、郊野公園邊陲、私人發展商土地儲備等多管齊下。廣闢地源,是解決問題的必由之路。不過一直以來,無論是發展新界農地、棕地或大規模填海、開發郊野公園,都遭遇各種詰難和反對,令政策的推行舉步維艱,以致房屋問題積重難返。

  在可見的將來,香港社會將繼續受住屋問題嚴重困擾,下屆政府雖然7月才就任,但應及早與現屆政府和社會各界多作溝通,多了解現時土地和房屋供應情況,多準備如何在增闢土地來源上取得突破。正如林鄭月娥在勝選感言中所說,“我們深愛香港這個家”,社會各界都要因應市民對置業安居的需求,以開放態度來討論拓展土地的各種計劃,群策群力、相向而行,為從根本上緩解市民安居困境出力。(完)

  • 上一篇:香港商報:加辣減辣 因市應時而動
  • 下一篇:大公報:強化辣招見效 樓市尚待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