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9月8日電 香港《文匯報》8日發表題為“回收業須升級轉型 走‘轉廢為寶’之路 ”的文章,全文如下:
內地收緊廢料物料進口政策,昨日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決定,延至下周五起才停收廢紙。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內地回收業新政策對本港是一個機遇,政府會支持業界升級轉型。政府應積極與內地溝通,爭取本港廢紙進口內地有一個過渡期,並按要求提升本港廢紙質量,協助業界妥善處理迫在眉睫的廢紙積壓問題,避免“廢紙圍城”的危機。事件更提醒本港,做“廢物中轉站”營利的日子已經結束,政府和業界都要下決心走“轉廢轉能”、“轉廢為寶”的新型環保產業之路,助推本港回收業向高增值方向發展。
內地收緊包括廢紙在內的24種廢料進口要求,反映內地更注重環保,減少有害廢物輸入,落實“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清山”的發展新模式。香港對內地發展的轉變敏感不足、準備不,以至出現措手不及的窘況。因為內地廢料進口政策的轉變,目前本港回收商已堆積了3000至4000噸廢紙未能出口,再加上外國經香港中轉到內地的廢紙陸續運抵,隨時儲存廢紙的倉位爆滿。即使政府已作出緊急安排,預留地方供回收商存放廢紙,但廢紙不能進口內地,又要在本港額外支出運輸費、處理費,回收商將蒙受巨大經濟損失。
因此,政府應聯同業界,盡快與內地有關部門溝通協商,解釋本港業界面臨的實際困難,反映一旦出現“廢紙圍城”,對本港城市環境、國際形象造成的不良影響,希望內地考慮本港的實際情況,給予一個較寬鬆的緩衝期,讓本港回收商順利過渡,減少損失。
為協助業界適應內地的新要求,政府在回收基金預留2000萬港元予業界申請購買設備,提升回收產品質素,以符合內地法規。業界應理性務實應對大環境的轉變,因應需要及時調整經營策略,運用好政府提供的資金和協助,按內地新要求處理好廢紙,以便早日重新進口內地。
內地市場龐大,需要進口大量的再生資源,除了廢紙之外,香港長期以來還是外國廢金屬、廢塑膠進口內地的中轉站,為本港回收業、運輸業、航運業提供了生財之道。但隨內地經濟升級轉型,更重視追求環保的可持續發展,收緊廢料進口的要求是意料之中,符合世界潮流的大勢所趨,香港靠做“垃圾轉手買賣”也能獲利的好日子難以為繼,回收業也要與時並進,加快轉型升級,提升技術含量,否則難免被淘汰。
現時世界各國高度重視廢物利用,尤其是先進國家和地區,紛紛採用轉化技術綜合處理固體廢物,以求“轉廢為能”、“轉廢為寶”。香港的競爭老對手新加坡,就把60%廢物作回收處理,37%廢物則被焚化產生能源,只有少量的不可燃物料被送往堆填區。香港同樣地少人多,堆填區面臨飽和的危機,必須認真參考其他城市處理廢物的成功經驗,通過政策、土地、稅收傾斜,調動業界以創新方法處理廢物,既美化環境,又打造惠民利港的新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