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国内要闻

京津冀本轮大气污染预计16日结束 专家: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因

时间:2018-11-14

央广网北京11月14日消息(记者陈锐海)11月12日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正在经历一次区域性大气重污染过程,整体为中-重度污染,污染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中南部和河南北部区域。这是2018年10月以来的第五次大气污染过程。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截至14日10时,区域内北京、石家庄、保定等1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水平。PM2.5日均浓度最高达200微克/立方米(石家庄,13日),PM2.5小时浓度最高达289微克/立方米(邢台,13日13时)。目前,尚未出现严重污染城市。

其中,北京13日的PM2.5日均浓度为180微克/立方米,PM2.5小时浓度最高达249微克/立方米(14日10时)。

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因

在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看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大是本次大气污染的主因。

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召开的专家会商上,贺克斌表示,通过实施燃煤锅炉取缔、散煤双替代、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业企业提标改造和重污染天气应急等大气污染治理综合措施,2017年以来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均显著下降,其中一次PM2.5减少18%、SO2减少31%、NOx减少16%、VOCs减少了12%。

“但由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聚集了大量的电力、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煤炭等能源消耗量巨大,柴油货车、非道路机械使用频度高,仍是全国污染物排放强度最大的区域。”他表示,初步估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SO2排放强度仍是全国平均的3.6倍,NOx和烟粉尘排放分别是全国平均的4倍和6倍。

此外,进入11月中旬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部分城市开始采暖,城市供暖锅炉和农村地区散煤采暖炉具逐步启用,各地燃煤污染物排放开始增加。“据估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进入采暖季后,SO2排放增加近50%,一次PM2.5排放增加约30%,尤其作为PM2.5主要组份的有机碳排放增加近1倍。”贺克斌说,多种污染物高强度地叠加排放是推高本次污染过程中各地PM2.5浓度的重要原因。

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是诱因

13日生态环境部的通报显示,不利气象条件是本次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11-12日,受弱高压系统控制,地面以静风和弱偏南风为主,污染呈现以局地污染累积为主的形势,为本次污染过程的起始。”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指出,除了弱风外,高湿度也是一个造成本次污染的重要因素。

“大气近地面相对湿度普遍达到90%左右,甚至出现湿度饱和状态,多个城市有大雾过程出现。”王自发认为,区域性高湿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大气中气态污染物向颗粒态转化,PM2.5组份中硝酸盐等二次反应生成的成分迅速升高。

随之而来的是双向反馈机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认为,在近地面累积的PM2.5将更多太阳辐射反散射回空间,使到达地面的辐射显著降低,导致逆温出现,本已很弱的湍流强度也进一步被降低。因此,PM2.5污染在更小的空间混合,浓度进一步上升。

预计16日结束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11月15日中午前后,受冷空气影响,区域污染过程预计缓慢减轻,污染带整体向南缓慢移动,京津冀中部地区有所改善。但京津冀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地区受污染传输影响可能维持重度污染,预计16日污染过程结束。

为应对本次大气重污染,生态环境部已于13日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7省份人民政府发函,通报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信息,要求各地及时根据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相应级别预警。

截止到13日8时,已有25个城市发布预警,其中河北省8个城市、河南省6个城市发布橙色预警。其中,北京启动今冬首个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并采取各项应急措施。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也于13日夜间前往河北省保定市,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方式,实地检查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工作开展情况。

同时,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和“2+26”城市驻点专家组持续开展重污染成因分析工作,并为地方“一厂一策”应急减排措施提供技术指导。

今年10月发生3次 比前两年少

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2018年10月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发生5次区域性大气污染过程。

第一次为10月5至6日,城市日均PM2.5浓度峰值为108微克/立方米,无重度污染城市出现。第二次为10月12至16日,城市日均PM2.5浓度峰值为204微克/立方米,3个城市日均PM2.5浓度达到重度污染。

从10月20日开始,京津冀区域又出现了第三次污染过程。到了22日5时,区域PM2.5日均浓度最高值出现在保定市,为123微克/立方米。11月1日至5日,京津冀区域再次发生中-重度污染过程。11月3日,北京、石家庄的PM2.5日均浓度也达重度污染。

而据历史资料统计,每年自10月起,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区域正式进入污染天气高发季节。2016年10月共发生区域性污染过程4次,城市日均PM2.5峰值浓度为304微克/立方米。2017年10月共发生区域性污染过程5次,日均PM2.5峰值浓度为222微克/立方米。

今年10月该区域发生3次污染过程,相比去年少了2次,污染物浓度也相对低。

总体考虑稳中求进

近年来,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我国各地不断强化大气污染防治责任落实,开展散煤治理、“散乱污”综合整治、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等标本兼治的措施,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

在去年的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浓度下降25%,比要求的15%高。

而2018年9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在巩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成果的基础上,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在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3%左右。

“去年攻坚行动取得的成果里面,既有‘人努力’的因素,也有‘天帮忙’的因素。据专家评估测算,在去年PM2.5下降的25%比例中,‘天帮忙’占三分之一左右,导致PM2.5浓度下降8.5%左右。”在生态环境部10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说,“今年,在正常气象条件下,要保证空气质量同比不恶化,我们首先要通过‘人努力’抵消去年‘天帮忙’8.5%的下降比例,再加上今年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目标3%。实际上,我们今年空气质量改善任务为11%以上。”

刘友宾表示,去年我们采取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后,大气污染物浓度降幅较大,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越往后越难,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所以今年的总体考虑是稳中求进,首要任务是巩固好现有成绩,不能让空气质量出现反弹,在此基础上稳步提升。

  • 上一篇: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活动在江西启动 呼吁公众提高疾病认知水平
  • 下一篇:[奇迹]经济建设篇――动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