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国内要闻

外媒盘点贵州令人惊叹的自然人文瑰宝:“天眼”上榜

时间:2018-12-04

外媒盘点贵州令人惊叹的自然人文瑰宝:“天眼”上榜

参考消息网12月4日报道外媒称,中国的小省份贵州的面积虽小(接近于乌拉圭的国土面积),但却是一片充满传奇和神秘、风景独特的土地。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11月28日报道,贵州身处群山环抱之中,千百年来湍急的河水奔流不息,险峻的山峰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在这里生活的中国各族人民依然保留着流传千年的传统和生活习俗。

贵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中期,在这里还能找到17万至8万年前的定居点和石器等。

贵州风景千姿百态,几乎都能拍照制成明信片,以下是贵州几个最令人惊叹的景点:

双鹤洞:它是中国和亚洲最大的洞穴系统,延绵200多公里。洞内全年温度固定保持在13摄氏度,洞里隐藏着地下河流、瀑布和钟乳石,景色奇妙。自1987年以来不同国家的探险队对双鹤洞进行了20次探险,目前并不能确切知道洞内生活和栖息着哪些物种,但在它的深处可以发现虾、娃娃鱼、稀有蟾蜍、蝙蝠、水蛭、盲鱼以及各种菌菇。此外,还发现了不同时代的动物如犀牛、剑齿虎甚至大熊猫的化石。

“天眼”:这是一个人造景观,具有科幻效果。中国在贵州建造了地球上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之一,其直径超过500米。这个球面射电望远镜被当地人称为“天眼”。2017年10月,在刚刚启用一年之际,“天眼”发现了两颗新脉冲星,距离地球分别约4100光年和1.6万光年,是中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

活化石森林:贵州盘县妥乐古银杏风景区是古银杏之乡,这里的古银杏生存年代有的超过1500年,树高30米。银杏被专家誉为活化石,这个植物种类在过去2亿年中几乎没有变化地幸存下来,抵抗住了地球的各种气候变化,包括第四纪冰川。生长在石桥村中的一棵古银杏最为著名,它的树龄据信已经超过2000年,充满传奇和神圣色彩。

苗族风情:贵州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以苗族最为有名。苗族有自己的语言。由于曾经长期与世隔绝,苗族人保持着远古时期的传统,苗寨和苗族服饰别有风情。

马岭河:马岭河的落差高达2000多米,有6条不同的支流。马岭河大峡谷中的大裂缝全长70多公里,最深处有300多米,有“天下第一缝”、“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痕”的美誉。天然神奇的大峡谷连接起了峰丛、峰林、石林、瀑布群、泉群、溶洞、钟乳石,依据地貌演进历史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这个雄奇险峻的自然风光是6500万年前的构造运动造成的。马岭河一路奔流下来产生了100个瀑布,其中以珍珠瀑最为美丽。

9月11日无人机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日媒:日本北海道一建筑工地46名中国人失踪

参考消息网12月3日报道日媒称,有关在日本北海道知内町施工现场工作的约10名中国人因不携带护照或非法滞留、涉嫌违反《出入境管理及难民认定法》被逮捕一案,12月3日采访施工相关人士获悉,在同一现场工作过的46名中国人目前下落不明。

据共同社12月3日报道,北海道警方11月26日逮捕了27岁~62岁的男女共11人。其中10名男性在知内町的施工现场工作过。2名男性涉嫌不携带护照,8名男性和1名女性涉嫌非法滞留。11月26日凌晨3点多,他们在JR木古内站附近时,受到警察盘问,之后被捕。

据施工相关人士称,被捕的中国人9月前后起为在大型太阳能发电站建设现场工作,而被千叶县的企业派遣至当地。共58人在距离施工现场约17公里的木古内町的独栋房屋或公寓里生活。

据称,其中1人在11月25日病逝,11人被捕后,其他相关人士前往木古内町的住处时发现,剩下的中国人均不知所踪。

重仪器轻人力?德媒关注“中国天眼”10万年薪难觅人才

参考消息网11月2日报道德媒称,被誉为“天眼”的中国FAST射电天文望远镜,试运行不到两年,已经产生了不少重要科研观测成果。而现在,位处偏远山区的望远镜,却遭遇了招聘困难。其负责人为此大叹苦经,引发中国媒体以及网民的热议。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1月1日报道,《科技日报》10月29日在头版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天眼”10万年薪难觅驻地科研人才》的文章,讲述了刚刚建成不久、位于贵州大山深处的全球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目前正面临的招聘困难。

文章引述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办公室主任张蜀新的表态指出,此前,望远镜基地的招聘情况“并不理想,10万年薪难觅驻地科研人才”。他表示,FAST即将在2019年上半年迎来正式验收,在此之后,将启动24小时观测,科研人员需三班倒轮流值班,而现有的驻地人员只有20多名,人手上“捉襟见肘”。

根据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网站10月29日发布的“FAST工程贵州人才招聘启事”,此轮招聘人数总共为24名,包括观测、数据处理、软件开发、通信维护等科研、运维、工程岗位,其中不少岗位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根据岗位要求描述,贵州驻地的科研人才应当能够长期在现场工作,英文水平良好,部分岗位还要求能够胜任夜班工作。

启事中还强调,此次招聘的岗位为“人才派遣制”,“符合条件且表现优秀者,可考虑入事业编制。”而据办公室主任张蜀新对《科技日报》透露,“至于薪酬,工资加驻地补贴,每年可以达到10万左右。”

报道称,这条招聘启事,以及招聘方负责人对“人手捉襟见肘”的抱怨,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了很大的反响。有些科研圈内的网友贴出了其他高校或企业针对硕士、博士的级别相近之招聘启事,指出其“年薪十五万人民币起步比较常见,其他待遇也甩FAST一条街”。“想献身科研事业的话,北上广有的是年入10万劳务派遣的岗位,何必跑去钻山沟呢?”也有人将FAST与国际上的同类望远镜基地的工作待遇进行了对比,指出其平均年薪大多在5万美元以上。

《科技日报》在报道中还指出,望远镜“驻地偏僻、条件艰苦,一般情况下,科研人员驻地半个月后才能回趟家,会和家人长期分居两地,而且FAST验收后,工作不像建设期和调试期那么有挑战性,可能会比较枯燥。也有科研人员分析,FAST的驻地工作,在年轻人看来可能更像坐冷板凳,短期内也难以出大的科研成果,毕竟人各有志,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更希望找个好工作,多赚点钱。”随后,报道笔锋一转,引述FAST办公室主任张蜀新的话指出:“科研上要出成果,没有一定的沉淀是不可能的,搞科研不能急功近利。”在文章的末尾,《科技日报》还强调,在望远镜驻地“生活了一群活跃在国内外天文科研界的追梦人”,“若干年后,一批世界级的科研成果或许将从FAST诞生,而目前,FAST最需要的,是一个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的你。”

还有业内人士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指出,被称为“天眼”的中国FAST望远镜工程,试运行期间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科学成果,其造价高达6.67亿人民币,而且当地的旅游及附带收入也高达每年46亿元。而此次招聘24人,假如每人年薪10万,每年的工资总额就是240万元。业内人士批评指出,这说明中国科研界长期“重仪器轻人力”。

中国媒体援引中科院院士、天文学家崔向群的言论指出,“科研工作的本质是高强度、高水平的人类脑力活动。即便再重大、再先进的科研装置,缺少了具体人员的设置、操作、维护乃至后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就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评论呼吁,应当扭转科学家就应该“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观点,“不能忘记科学家也是普通人,科研人员也需要被市场公平对待。”文章认为,“天眼”所需要的人才,企业也同样需要;面对竞争,“科学界能不能切实进行经费管理改革,拿出有竞争力的薪酬,这可能会涉及未来科研队伍的问题,也涉及未来我们国家科技实力在国际上会否有竞争力。”

新华社也转载了一篇由《钱江晚报》撰写的评论,指出“虽说搞科研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总向钱看,但给予科研人员一个体面的生活,一份足以体现其价值的薪资待遇,恐怕也是像FAST这样的单位,今后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哪怕是在工薪待遇上有所倾斜,也是可以理解的。天眼看得到遥远的星辰,也应望见自身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的不足之处。”

港媒记者访“中国天眼”:如果有外星信号 中国将首先听到

参考消息网12月25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12月20日刊登作者罗斯・安德森,题为《中国可能首次与外星人接触。北京会告诉世界吗?它会为人类带来厄运吗?》的文章。现将文章摘编如下:

今年1月,中科院邀请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参观了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射电望远镜。中国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美国阿雷西博电离层天文台望远镜的两倍,也是世界最大的望远镜。

尽管它的灵敏度足以探测到间谍卫星,但它的主要用途将是科学的:这个望远镜是地球上第一个专门用来监听外星智慧生命体发出的信息的旗舰观测台。如果这样的信号在未来十年中从天而降,那么中国很可能首先听到它。

从某些方面来说,刘慈欣受邀来参观射电望远镜不足为奇。他在中国的宇宙学事务上拥有强有力的话语权,政府的航空航天机构有时会请他就科学任务进行磋商。在过去的几年里,该学院的工程师们给刘慈欣展示了望远镜的最新进展,并指出他是如何激发他们的工作的。

我在采访刘老师的时候也想知道,当我参观这个新射电望远镜时,会有什么期待。翻译将我的问题传给刘老师后,他停止吸烟,笑了。

他说:“这看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的东西。”

寻找外星文明(SETI)常常被嘲笑为一种宗教神秘主义,甚至在科学界也是如此。大约25年前,美国国会通过一项由参议员理查德・布赖恩提议的预算修正案,美国将不再资助寻找外星文明计划。这就是中国而不是美国,建立了第一个世界级的射电天文台,并将SETI作为一个核心的科学目标。

天文学家南仁东在今年9月去世以前,一直是天文台的科学负责人,也是它的灵魂。正是南仁东确保了射电望远镜是为寻找外星智慧而定制的。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他就一直在利用卫星图像,在中国喀斯特山区的深度洼地中挑选出数百个候选地点。

望远镜经过校准后,开始扫描大片天空。西门子的SETI团队正在与中国合作,试着开发一种仪器进行大范围扫描,这本身就构成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一个极端扩张。

当我爬上最后一个台阶到观测平台时,地球本身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一样嗡嗡作响,这是因为山中昆虫发出的巨大的嗡嗡声,所有声音被放大了。我在山顶上注意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天文台,而是喀斯特山脉。奇形怪状的山脉就好像玛雅人在几百平方英里的范围内建造了巨大的金字塔。

在这种混乱的形状的风景下,射电望远镜显得尤为壮观。五个足球场大小,足够深,它是技术升华的真实例子。望远镜看起来很酷且是凹面,将望远镜于地球一同来看,就好像上帝把一个完美的圆指尖压进了这个星球的外壳,留下了光滑的银色的印痕。

我在雨中坐了一个小时,黑暗的乌云飘过天空,在天文台上投下了一团明亮的光。奇怪的是,如果一个遥远的智慧生命体发出的信号能很快到达我们的身边,它很可能会倒进这个星球上的金属“酒窝”里。届时,中国也许会公开发出信号,但会保留它的起源;也许会把这个信号当成国家机密。

对这一范围的观察可能揭示我们现在无法理解的自然的某些方面。我们可能会了解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如果我们幸运的话,我们将会认识到一种新的道德规范。(编译/王天僚)

资料图:被誉为“天眼”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落成启用。这是FAST工程全景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中国天眼”发现2颗脉冲星 港媒:成就鼓舞人心

参考消息网10月12日报道港媒称,内地媒体消息显示,目前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在经过一年的调试后已发现了两颗脉冲星。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10日报道,工程副总工程师李介绍说,两颗脉冲星分别于今年8月22日、25日由国家天文台的研究人员发现。

编号分别为J1859-0131和J1931-01的两颗脉冲星距离地球分别约1.6万光年和4100光年。

报道说,澳大利亚科学及工业研究院的Parkes望远镜也在9月份证实了这一发现。

脉冲星是比太阳大的旋转坍缩星,能在宇宙中发出闪烁的辐射光束,只有高敏的望远镜才能发现。

2016年9月建成的FAST射电望远镜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大小,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媒体援引FAST工程副经理彭勃的话说,在一年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成就真是非常鼓舞人心。

FAST射电望远镜的初步测试阶段为三年,目前已经度过了三分之一。

它位于中国西南贵州省平塘县的一个天然大洼坑中。

这个望远镜的任务是寻找脉冲星和其他可能包含宇宙形成之初线索的星际射电信号,同时还要寻找可能的外星生命迹象。

报道称,这个望远镜耗资12亿元人民币,花了5年时间才建成。

附近的8000人因为这一项目而搬迁,为的是创造望远镜工作所需的3英里半径的安静区域。

全面运行之后,这一望远镜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有望带来天文学的重大发现。

政府为这一酝酿22年的项目投入了巨资,这显示出了中国成为全球科技强国的明确雄心。

据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中国目前在科研投资和科研论文发表数量上仅次于美国。

世界第二大射电望远镜口径为305米,位于波多黎各阿雷西沃天文台。

它最出名的是在1974年发出了一条射电信号“消息”,其中包含了有关人类和地球的基本信息,目的是希望外星人能够接收到。(编译/王笛青)

资料图片:FAST在满天繁星下呈现出的美丽景观(2016年6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续摄

港媒:游客潮打破贵州“天眼”宁静 专家担心影响观测

参考消息网8月25日报道港媒称,喧哗的中国游客可能在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现场淹没外星人信号。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24日报道,根据本月发布的数据,在不到半年时间内,近400万游客参观了这个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报道称,建造射电望远镜是为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宇宙,它的主要任务包括接收并记录脉冲星信号和星际信号。做到这一点需要这个大圆锅位于非常安静、孤立的地区,但它吸引到的游客正在改变它所处的环境。

《南华早报》援引当地一位官员的话说,预计射电望远镜今年吸引的游客总数将达到1000万,大部分为国内游客。该官员说:“这将与北京长城的游客数量相当。”

报道称,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最近参观了望远镜现场。朱进说,在这个以前的孤立地区――这是在这里建造望远镜的关键因素――人类活动的迅速增加将不可避免地使电磁污染增加。“这可能影响望远镜的观察,”朱进说,“可能没有简便易行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双方都作出妥协。”

报道称,这个去年完工、耗资12亿元的望远镜是中国最昂贵的天文项目。FAST目前仍处于测试和校准阶段。

资料图片:这是FAST工程全景(2016年9月7日摄)。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启用。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 上一篇:外媒:中国亟需培养年轻外科医生 增加实践性培训
  • 下一篇:中纪委发布近70名干部案件信息 多名国企“一把手”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