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国内要闻

全国人大代表赵冬苓:建议从法律制度上做出更好的设计 保护民营企业利益

时间:2019-03-13

央广网北京3月13日消息(记者孙冰洁)“我们每年都在谈保护民营企业,如果不在法律制度上做出更好的设计,侵犯民营企业的事件可能以后还会发生。”13日上午,在山东代表团分组审议“两高”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编剧赵冬苓的一番话引发现场热烈讨论。

13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赵冬苓在山东代表团审议“两高”报告时发言(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12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分别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周强特别提到了去年备受关注的“张文中案”,表示最高法在过去一年依法甄别纠正一批涉产权冤错案件,发布两批13个典型案例,传递党中央依法保护产权和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的强烈信号,稳定社会预期。最高法副院长江必新也在之后的“部长通道”上表示,“凡是刑事法律没有规定犯罪的,一律不得作为犯罪追究。要坚持疑罪从无原则,凡是证据不足、事实不清的案件,一律作无罪处理。”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举措,让法律成为民营企业家、民营企业的护身符。

赵冬苓告诉记者,之所以会特别关注民营企业,因她在最近几年的写作中,阅读了大量民营企业的资料,并多次前往江浙一带考察,在这一过程中慢慢了解到民营企业的困境。她认为“两高”去年对民营企业的一系列举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她建议在今后的执行中,应更好地落实下去,从法律层面,给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

对涉民营企业的经济案件,赵冬苓建议在审理过程中把“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灵活运用起来。“对于一家民营企业来说,一旦企业主被抓,这个企业就很难运转下去。”她认为有了这一条,即使企业主出了问题,至少还能保证企业正常地运行。”

为更好地了解冤假错案的处理情况,在11日两会代表休息日时,赵冬苓还专门应邀到最高检进行实地调研。并特意就“疑罪从无”的规定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我觉得中国法治近20年一个很大的进步,就是逐渐接受了‘疑罪从无’的概念。以前我们如果去纠正一个冤诉案件,必须要等证据出现。但至少现在我们可以做到只要证据不充分,就不会随意给犯罪嫌疑人定罪。”

连续几年的人大代表生涯,让赵冬苓对每年“两高”的报告尤为重视,最近几年在创作的过程中,她接触到不少公检法系统的工作人员,在看到“两高”工作年年进步的同时,也注意到这一群体存在的“超负荷”运转的情况。

为此,她从上届人大便开始呼吁大幅度的提高法官检察官的工资收入,让这个行业成为一个受尊崇的行业,让法官和检察官增强自己的职业的荣耀感和自豪感。

“我觉得我们不能把法官和检察官简单当成公务员,这个职业具有特殊性,如果一个法官、检察官经常跟当事人接触肯定是有问题的。”赵冬苓认为,唯有这一群体有优厚的待遇,有尊崇的地位时,才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才能让法官、检察官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不必有太多的社会交往,才能维护好法律的神圣与公正。

  • 上一篇:全国人大代表曹金萍建议: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加强国家顶层设计
  • 下一篇:两会微数描:打赢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