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8日消息(记者白杰戈)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中国已经在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目前正处于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养老成为全社会要面对的问题。其中,需要照顾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更是被称作“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有没有一种服务能让这样的家庭“喘口气”呢?半年前,继广州、杭州、苏州等地试行“喘息服务”后,北京也加入了试水的行列,试图用政府力量填充公共养老服务缺失的一块。跟随记者的脚步去北京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丰台区看一看,究竟什么是“喘息服务”?这项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半年效果如何?
上午八点半,北京丰台区建设里,护理员杨女士帮79岁的贾先生穿好衣服,再和贾先生的老伴王女士一起,让他扶上定制的架子,一步步从卧室挪到客厅。
“他活下来也是个奇迹,当时脑干70%堵塞……”王女士介绍,贾先生退休三年后得了脑血栓,十多年来主要靠她在家照料,现在两个人年近八旬,她渐渐觉得力不从心。今年春节后,有护理员免费上门协助,帮了大忙。王女士说:“好几个(护理员)都特别好,但是这个是最好的。关键是她能逗老人,让老人开心。”
这项服务去年年底开始陆续在北京丰台区的部分社区试点,被称作居家养老“喘息服务”。服务面向丰台区60岁以上失能、失智的老人,尤其是特困、低保、低收入家庭、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纯老年人家庭,让常年在家照顾他们的亲属可以得到休息。王女士说:“有时候帮我擦擦地,拿了菜帮我洗洗,我能在这坐会儿,就真是喘口气了。”
王女士说,这些活听起来普通,但对于老人来说,有人帮忙就是很大的缓解。建设里社区的“喘息服务”由附近的康助护养院派专人完成,双方事先会签订协议。不过护理员反映,也有老人提出搬运建材、修补瓷砖等约定以外的项目。
院长于安安介绍,为了保证安全稳妥,护理员有权拒绝超范围服务,不过他们也尽可能满足老人的需求,比如出于食品安全考虑,原本没有做饭的服务,后来就制定了“一荤一素一汤一主食”的标准,并且提前培训,完善流程监管。于安安说:“呼声大于风险,我们就这么做了。经过培训,有的护理员会蒸包子、烙饼之类的,还有一次赶上一位老人过生日,我们护理员做了一桌子菜,因为那个是特殊情况,我们也没有限制,家里就很满意。有的老人很节俭,可以在这上面做减法。我们每个护理员包里都有一个留样盒,会把他当天做的食物带回来,放到我们留样柜里保存48小时,之后我们再处理掉。”
目前,丰台区的居家养老“喘息服务”每人每半年24次,可以选择规律的每周一次,也可以按需求连续或者不定期地安排。除了上门服务,还可以选择把老人送到指定的养老机构托管24天。丰台区民政局介绍,全区符合条件的812名老年人中,已经有614人与指定机构签订“喘息服务”协议,由政府出资向养老机构购买服务。居家照护费用每人每天(8小时)180元,送到养老机构每人每天220元。在康助护养院提供服务的老人中,有大约九成选择上门,一成送到养老院。
丰台区是北京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近三成。有受访的老年人表示,自己没有失能失智,但是也期待养老服务,而住养老院或者请保姆的费用接近甚至超过他们的收入水平。
老人1:说实在的,这个养老院住不起。
老人2:这点退休金不够啊。
老人3:请保姆也请不起,我们那儿的一个老头说,保姆一个月要3800元,这还算便宜的,但老人一个月的退休金也就4000多元,3800元给了保姆,吃饭怎么办?
王女士也表示,如果居家养老“喘息服务”不是由政府买单,她自己舍不得花这个钱。丰台区民政局对中国之声记者表示,将加强引导和资金支持,推进社会化运营,扩大“喘息服务”范围,逐步将“喘息服务”试点工作纳入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与现行的政策体系无缝对接。
“喘息服务”并非国内首创,它最早起源于70年代一些国家对失能及心智障碍者的非机构式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举措。比如,目前北京非居家的“喘息服务”还仅有送到养老机构一种模式。而实际上,非居家“喘息服务”种类繁多。以下四种颇具特色:
1、住宿家庭。即“喘息服务”在服务提供者所在的地方中进行。
2、成人日间照料中心。可将老人送到日间照料中心暂托,一周最多5天,一般不提供周末服务。
3、医疗模式。这种服务一般针对高照护需求的老人,通常在社区医院内进行。
4、家庭合作交换。通过不同的家庭合作,彼此交换“喘息服务”,家庭合作服务通常不需要费用。
此外,“喘息服务”也离不开政策法律保障。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都出台了专门法案,确保资金分配和政策支持。相信随着政府对养老体系的投入不断加大、社会的养老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的“喘息服务”将更加完备,服务范围也将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