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 顾艳伟)“我多少年没在西小路看到传销佬了,你这么一会儿更别想了!”坐在家门口的矮凳上,陈家标一脸笃定的样子。今年55岁的陈家标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西小路楼道长、网格员。作为西小路居民,他参与了当地政府对西小路传销分子的打击整治,亦见证了西小路从“传销街道”到“全国文明街巷”的蜕变历程。
西小路属于兴宾区河西街道河西社区,全长不过310米,有308户居民1151人。4月7日中午,记者在这里采访时发现,路边停放着车辆,街道上偶尔走过一两个人,显得安静而祥和。
“以前可没这么安静,一天到晚人来人往。”陈家标说,2011年之前西小路被传销分子盯上,当时居民也乐于将房子出租给这些“操着外地口音干大事”的人。“70%的房子都租给了传销分子,70平方米的房子一个月能租600元钱”。
然而,这些“西装革履”的人到来后,来宾市不仅没有出现大工厂、大企业,治安反倒变坏了。“西小路上偷车甚至抢劫都曾发生过。”陈家标说,改变发生在2011年8月,来宾市的传销情况被媒体曝光,市政府随后发布打传通告,领导机构及其组成人员全面“升级”。
打传成为来宾市各城区街道办、社区的重要工作之一。2013年,一直配合打传工作的陈家标被河西社区选派为西小路楼道长,并被聘为综治网格员。“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负责监控、盯梢传销佬动向,及时向街道办和打传队报告。”陈家标告诉记者,当时,他和市场监管、公安机关的打传队员逐户上门发放打传资料、宣讲政策;对确认为传销窝点的直接断水、断电。同时,有关部门出台规定,将房屋出租给传销分子的居民将不能参加社区组织的任何活动。多重压力之下,一直盘踞在西小路的传销分子要么被抓获,要么四散逃离。
没有了传销分子的西小路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如今,街道上街坊邻居聊天时的笑声,取代了传销分子曾经亢奋的讲课声和口号声,久违的邻里和谐、互帮互助的场景再现西小路。
更让陈家标自豪的是,2014年,西小路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全国文明街巷”。当年9月26日,他赴京领奖。陈家标笑称,“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光荣的日子”。
“西小路是来宾市打传工作的一个缩影。”来宾市市场监管局二级调研员黄如涛说,从2011年起,来宾市委书记、市长挂帅,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经费,组建9个工作组,实施打防结合、群防群治的打传综合治理,最终将传销者从全市清理出去。来宾市因此被广西打传领导小组认定为“2014-2016年度无传销城市”。2017年,在全国无传销城市经验交流会上,来宾的打传模式作为典型向全国推广。
面对来之不易的成绩,来宾市始终保持打击传销的高压态势,将打传列入文明城市和平安建设绩效考核,强化“无传销社区(村)”建设,防止传销回流反弹。
记者在来宾市兴宾区来华街道思华社区采访时看到,社区广场竖立着打传宣传栏和举报提示牌,服务大厅前台摆放着打传宣传手册和致居民的《打击网络传销警示提醒书》。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勇告诉记者,社区共划分了6个网格,每个网格负责不同的居民小区,每天不定时走访巡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可疑人员,第一时间上报处置。
来华街道学院社区党支部书记韦宏高说,该社区有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为防止大学生被传销分子误导,每年新生入学或学生放假时,他们都会组织反传销人员进校园开展讲座。学校也会组织“反传销志愿服务队”深入各小区,协助社区开展防范传销教育。双方良好的互动,让传销分子没有了可乘之机。
黄如涛说,自2014年后,来宾市再无传销困扰。但是,他们并没有放松对传销的警惕,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每年均制定印发打击传销工作计划及工作要点,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并将打传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于新建小区,在居民入住的同时启动“无传销小区”创建工作,切实压实属地、属权管理,不给传销分子留下任何生存空间。
成功清理了聚集式传销后,来宾市将打传的重点转移到防范和打击网络传销工作上。目前,来宾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加强对全市148家通过网络开展经营活动的公司的警示教育。“绝不会再让传销抹黑来宾。”黄如涛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