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李福棣 记者张文章)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福建省宁德市市场监管发布2021年十大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黄金置换、免费赠送等消费陷阱。面对理财可高额回报、购房可拎包入住之类的宣传时,特别需要提高警惕。
预付消费 当心跑路
近年来宁德市涉及健身服务、美容美发、教育培训、洗衣洗车、商业零售、餐饮以及娱乐等商业、服务性行业预付卡争议频发,商家转让、停业、卷款跑路,或设置霸王条款等,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对预付式消费务必要谨慎,切记不要被宣传大幅优惠所迷惑,不要一次性充值较大金额;尽量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明确预付卡使用范围、有效期限、退卡条件和违约责任等重要事项。
黄金置换 需防缩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黄金首饰也进入平常百姓家,可黄金首饰戴的时间长了,颜色就没那么鲜亮,一些金店也会推出以旧换新的活动,承诺可以免费更换。但是商家不可能做亏本买卖,黄金以旧换新重量缩水、软金换硬金、克金换件引发争议也是随之增多。市场监管部门提醒:置换应选择有持久信誉和质量保证的商家;要懂得辨别黄金饰品的种类,如足金、硬金、K金、彩金,了解其含金量和计价方式,软足金饰品一般是按重量销售,硬金、K金饰品一般按件销售;必须详细了解商家置换政策,不要轻信销售人员的口头介绍和口头承诺;置换时要考虑物品价位是否相当,并保存相关票证。
食品消费 安全为先
选购食品时要关注食品安全、健康和营养,并注意食品种类的均衡,拒绝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购买食品时:一要选择信誉良好的超市、网店,不购买无生产企业名称、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的产品。二购买进口冷链食品时,尽量不直接用手触碰,同时做好外包装消毒防范措施,烹饪时要烧熟煮透。三要按需适量购买,了解食品保存条件等信息,科学保存,及时食用,以免囤积太多造成变质和浪费。
免费赠送 小心陷阱
近年来,关于免费赠送后又要购买相应的配件、软件等的争议不少。免费赠送平板、学习机、净水器、足浴盆、手机、电话手表,超市购物后凭小票免费抽奖、换首饰等,此类现象在跟团旅游过程中也会经常发生。但这些被免费赠送和中奖的背后,往往面临的是一个深深的消费陷阱。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所谓的免费,不过是商家一种商业模式,放长线钓大鱼;免费的往往是以其他形式进行了更高额的支付,贪图便宜的是永远斗不过精明的骗子;保持一颗不贪小便宜的心,自然不会受到侵扰。
手机资费 常看清单
通讯服务投诉居高不下,反映的问题集中在套餐资费、流量资费和增值业务资费乱收费,被开通流量套餐,套餐更改、注销难;疑个人身份信息被盗,名下多出手机号、宽带用户和电视账户;销户、携号转网和优号过户难;老年人机产生流量费、增值服务费和保底消费;有的是营销商通过举办各类促销活动捆绑套餐业务,套餐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极易诱导消费者。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消费者要经常查查话费清单,看看运营商是否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更改套餐,订制增值服务;查查话费、流量扣费是否属实等问题。
网络理财 切勿轻信
2020年宁德全市共接到与被骗有关的诉求143件,特别是网络理财被骗尤为突出。反映的问题主要有淘宝合作代营、网店代维护、刷单被骗;代理工手工艺产品加工被骗;购买游戏账号、装备被骗;投资理财产品被骗等。市场监管部门提醒:网上理财产品、电商代营、兼职刷单、众筹参股等都属于新兴网络诈骗模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钱,特别是学生和创业的年青人,要注重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要谨记不贪、不信、不转账,摒弃侥幸心理,谨防掉进诈骗圈套;目前关于网络理财产品监管缺位,相关法律法规滞后,还处于监管盲区,维权难度大,投资风险巨大;当消费者面临高额回报的宣传时,特别需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
在线教育 乱象频生
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育获得进喷式发展,但在线教育行业也存在不少乱象,成为了消费者投诉热点之一。有的企业夸大吹捧网课教学质量,虚构升学率、押题率,甚至虚假承诺考试包过;有的企业在办学资质方面弄虚作假,在师资力量方面鱼目;有的企业在退课退费方面进行虚假宣传,但实际执行中却设置各种障碍阻挠;还有不少在线教育企业签订合同时就与网贷捆绑,退课容易退款难。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一是消费者选择教育机构时,应该提前了解经营者的市场信誉和经营状况,查询商家是否有培训资质,是否已出现风险预警信息;二是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量来购买预付费式消费卡,不要贪便宜而大量购买;三是必须签订书面合同,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
直播带货 良莠不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网络消费、微商营销、直播带货日益火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由于此类购物形式均属于非现场购物,消费者对于商品的实际质量无法把握,只能通过卖家口头宣传和网页的描述进行了解,在收到商品后质量或性能存在差异的情况较多,由此产生的退换货及售后问题较普遍。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微商、直播平台进行的交易活动,大多为私下交易,经营者几乎没有办理营业证照,其真实信息不全,投诉件调解困难,监管也存在较大困难;理性选择商品,不要轻信网红效应,不要购买直播理财产品和价值过高的商品。
老年消费 谨防陷阱
近年来,老年人被骗问题五花八门,层出不穷,除了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保健医疗器械、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等传统方式外,欺骗手段也玩起了互联网+,如:某健康管理中心在组织老年人健康讲座兜售保健品时,宣称与某健康公司合作,买保健品赠送理财产品,赠送的方式为代持,消费者手中只有代持协议和一份手写方式出库单,真假难辩。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别让保健品疗效蒙蔽眼,体验背后是骗钱;眼见未必实,有病正规治;天上不会掉馅饼,羊毛出在羊身上;面临高额回报宣传时,特别需要提高警惕。
买精装房 注重合同
随着房地产热卖,各地为了调控市场相继出台限价政策,开发商为规避政策,变相涨价,毛坯房改为精装房出售,纷纷推出“拎包入住”的精装房。但是关于精装房马桶常堵、下水道不通、门推不动、房屋漏水、墙壁裂痕;没有按照承诺安装设备和建材;未公开主要设备和材料的价格、品牌、产地、规格;履行“三包”责任不到位等,常引起业主集中集中投诉。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目前,我国尚没有关于精装房强制性验房标准,对于此类投诉,只能协调解决,买精装房维权也并不容易;消费者在购置商品房时,多了解和掌握一些购房常识,签署购房合同时一定要尽可能的详尽,应该将该精装房的装修标准、设备、材料等级和品牌、保修期、违约责任等逐条约定清楚,为日后产生分歧解决纠纷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