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孙蔚)随着复工复产全面推进,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也在了解思考此事,并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关于进一步稳定就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中央及地方围绕“稳就业保就业”和助企纾困,密集出台大量政策举措,以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但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加速蔓延,国内外因素叠加使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需求下降,一些中小企业由复工复产难到找订单难,甚至出现复工复产即破产倒闭的情况。因此,继续加强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用工及融资成本,成为“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手段。
姚劲波表示:“成本,特别是人力成本高企,是造成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点,他提出建议,一方面可适当下调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由最低缴纳5%降至3%,切实减轻企业用工压力。另一方面,建议进一步降低社保缴纳比例,如养老保险参照厦门、深圳等地做法,全国范围内企业缴纳比例统一调整为12%或13%。
姚劲波表示,积极推动灵活用工等新模式,也能够有效分担企业用工成本。他认为,灵活用工和共享用工模式,可实现企业间快速高效的人力资源互补,分担公司成本,增加就业容量,缓解供需错配矛盾。对此,他提出两点具体举措: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定向补贴等方式,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搭建灵活用工和共享用工平台。另一方面,政府可有针对性地出台社保缴纳指导性政策。
针对中小企业融贷难问题,姚劲波表示,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经营与信用风险进一步增大,融贷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他建议,“金融机构与拥有大数据资源的互联网平台可在政府指导下深度合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深度分析其生产经营信息,从而生成企业风险报告,计算出可贷款额度,确保安全高效地提供融贷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此外,姚劲波还建议,进一步做好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作为用人主体,企业对于人才技能的标准及要求最为了解,他建议政府大力支持企业搭建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该平台可优先纳入各地两目录一系统,享受国家相应补贴,同时针对部分在培训内容、技术、师资等方面走在前列的全国性项目,各地政府可将其引入本地,与当地培训机构合作共建,带动本地职业培训发展。其次建议政府加大资金筹集和支持力度,将更大比例的保障就业补助资金、地方人才经费和行业产业发展经费用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针对部分中小企业申请补贴流程复杂、耗时较长等问题,政府可直接将补贴发予培训平台,促使其更好服务中小企业。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发布的《2019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指出:全国77.7%的县(市、区)设立了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服务机构,并向乡村延伸建立益农信息社。但该报告还指出:“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超过60%的县(市、区)仅占3.9%,低于30%的县(市、区)占比达到39.6%。”由此来看,县域信息化水平总体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信息化人才建设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为挖掘信息化建设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潜力,姚劲波建议:以县为单位搭建本地信息平台,引入生活服务相关功能。县级政府可以联合社会企业,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搭建符合当地县情的本土化、特色化信息平台,采用政府引领、企业运营、居民互动的模式,在发布政府公告、政策和便民信息的基础上,引入互联网平台上的电商服务、求职招聘、水电缴纳、公交出行等功能,进一步服务好当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