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聂国春) “一人患病,众人均摊”,发展多年的网络互助对我国居民的大病医保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蚂蚁金服研究院5月7日发布的全国首份《网络互助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在我国居民大病医保基础上,2019年网络互助将全国大病医疗费用平均保障水平从60%提升到了60.73%,贡献度为0.73%。
“别看0.73%比例不大,但对于普通人保障的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蚂蚁金服公众沟通部沈云芳说,根据《白皮书》的模型测算,2019年我国社会大病医疗费用(不含商业健康险)约为7300亿元,占比0.73%的大病网络互助金总额约为54亿元。
《白皮书》同时指出,对于仅有医保的大病救助对象,网络互助可使其个人支出负担从平均40%下降到20%以下。参加医保和网络互助后,我国居民大病治疗平均费用保障率可从60%提高到至少80%。沈云芳说,当一个人拥有这两重保障的时候,他因病致贫的风险是非常低的,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网络互助平台的实际参与人数为1.5亿。其中,79.5%的参与者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68%的受访者没有商业保险,72%的参与者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77%的参与者认为网络互助给自己带来了“保障和安全感的提升”。为了提高保障,53%的参与者会为家人加入互助计划。《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通过网络互助获得健康互助保障的人数将达到4.5亿人,覆盖我国人口的32%左右。届时,网络互助的贡献度也将上升到3%。
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郑秉文看来,网络互助为普通居民提供了一种额外的健康保障选项,正在成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一支补充力量。
不过,随着网络互助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行业风险也慢慢凸显。原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曾公开表示,网络互助行业无法可依,“在没有监管之前,起码应该组织自律,否则随着人数越来越多,万一发生风险很不好办”。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也认为,现在网络互助规模已经很大,涉及人数也较多,需要尽快明确监管部门。
记者了解到,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3月30日发布了全国首个网络互助团体标准,提出了“四要一不要”原则:要实名制度、全程风控、审核独立、公开透明,不要资金风险,供市场主体自主选用。《白皮书》指出,团体标准的出台或将对国家层面出台相应的监管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网络互助行业要进一步发挥作用,有待监管政策的指导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