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科勒卫浴旗下部分门店擅自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并滥用人脸识别信息等问题;手机清理软件将“黑手”伸向老年人,表面看是手机清理软件,实际上却大量获取手机中的信息;几元钱就能从“黑市”上买到智联招聘、猎聘等招聘网站上的个人简历……
实际上,这些都是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被滥用的缩影。人工智能得到广泛应用,上班打卡、信息登记、消费支付,人脸信息应用的场景已经越来越多。
人们在使用软件过程中,都会遇到下载软件后,APP会提醒你是否授权使用你的位置、访问照片、通讯录等信息。在电脑上浏览网页信息,弹窗会根据你的浏览记录针对性地弹出相关广告;网上购物时,平台也会根据消费偏好、浏览记录进行推荐。
“千店千面”“千人千面”被广泛提及,针对用户偏好进行针对性推荐,为用户决策提供了便利。但在效率背后,信息采集安全应该如何保证?个人生物信息过度采集和滥用将带来哪些风险?
“cookie可以分为第一方cookie和第三方cookie,第三方cookie用途较多,如程序化广告的频控,广告监测,监测分析都会采用。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首页推荐、广告推广等属于cook-ie跟踪,cookie是小型文本文件,访问网站时 cookie会被下载至个人设备,并存储在浏览器上,如果不想被跟踪,可以通过浏览器关闭。”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中国消费者报》表示,当前,cookie在各类网站平台应用广泛,网站可通过cookie识别用户设备,并存储某些与用户偏好或历史操作相关的数据。除了站内跟踪,还有多网站平台的跨站跟踪,用户形同裸奔,没有什么隐私可言。
北京看懂研究院专家王赤坤表示,互联网企业对获取和收集个人信息有强大的利益驱动:个人信息包括通讯录、通话记录、位置信息、手机号、微信号、出行信息、交易信息、银行卡、人脸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为互联网产品使用,产品设计者和开发者根据这些数据,更准确地定位产品功能,提升客户体验,有利于产品的升级和迭代;互联网企业开发新的互联网产品,推广部门可以根据用户数据,精准匹配,精准推广或投放广告,精准拉新或引流,为新产品推广节省费用;互联网公司也可以根据用户数据,为其他公司产品做精准匹配,精准推广或投放广告,收取广告费。
3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针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明确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应当明示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消费者同意收集、使用与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信息;在收集、使用个人敏感信息前,必须逐项取得消费者同意;未经被收集者授权同意,不得向包括关联方在内的任何第三方提供。
王赤坤认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不仅仅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追求社会效益,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在行业规范的约束下,企业应该有更高的治理规范和治理标准,为社会发展树立良好典范。(王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