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一生守望他,青丝到白发。我郎为百姓,杀敌赢天下。盼他平安归,心中多牵挂。他为革命生,我为团圆家。心儿随他走天涯,他信革命我信他。”
80多年前,江西于都籍青年王金长参加了红军,临行前,他嘱咐妻子段桂秀等他回来。段桂秀痴等一生,等到的却是他的烈士证明书。如今,已经103岁的段桂秀老人儿孙满堂,但仍然念叨着她的“金长哥哥”,讲述着这个一生等待的故事。
5月20日,记者随“学党史 悟思想红土地上践初心”媒体采访团来到江西省于都县车溪乡坝脑村,拜访了这位老人。
段桂秀老人家旁边的守望广场和房屋上的彩绘。 任震宇/摄
段桂秀老人的家旁边是一个小小的广场,三层半小楼的侧墙画着一幅巨大彩绘:乡间小道上,大樟树下,一名农妇牵着一个孩子的手,痴痴望着远方。墙上还题着两个字:守望。于都县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地政府部门将这里命名为守望广场,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记住那些牺牲的红军战士,还有他们守望一生的亲人。
虽然已经103岁高龄,但段桂秀老人依然精神矍铄,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不断用赣南客家方言招呼来采访的记者们喝茶、吃糖果。
103岁的段桂秀老人接受记者采访。 任震宇/摄
段桂秀出生在1918年,由于家境贫寒,很小的时候就被送给车溪乡王家抱养,后来按当时的风俗,给王金长当童养媳。由于从小一起长大,两人感情很好,在老人的记忆中,王金长什么都让着她,去哪都带着她,是她的“金长哥哥”。
后来,王金长参加了红军,段桂秀虽然不舍,依然支持他。段桂秀仍然记得,临行前,她送给王金长一双草鞋,王金长将身上穿过的一件旧衣服和仅有的一点钱留给她,嘱咐说,“我至多离开三五年,你一定要等我回来”。
王金长离开后,家里便只剩下段桂秀、王金长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相依为命。家里最困难时,需要外出乞讨才能勉强维持生活。为了养活全家,段桂秀还去挑过石灰,100斤一担,她每天要挑二三十担,脚也被石灰腐蚀溃烂。
尽管日子艰难,段桂秀还是一直苦苦等着王金长回来。有人对她说,王金长不会回来了,劝她趁年轻改嫁,甚至娘家都给她说好了亲事。但她依然忘不了她的金长哥哥,坚决不同意。
一个又一个三五年过去,金长哥哥仍未归来。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后,民政部门送来了一张烈士证,她才知道,金长哥哥1935年就在战斗中牺牲,再也不能回来了。
后来,婆婆去世了,小叔子长大后也成了家,就剩下段桂秀一个人守着老宅,她总说,自己不能离开,万一金长哥哥又回来了呢?
2019年5月14日,段桂秀老人第一次来到于都县城,来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她走到纪念馆里一面用草鞋拼成的中国地图前,慢慢的抚摸着上面的一个红五角星。这一幕,恰好被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党支部书记管冬梅看到。管冬梅问老人在看什么,老人回答说:“我在找金长哥哥的名字,我金长哥哥就是穿着这样的草鞋走的。”
“一霎那,我的心被剧烈撞击了一下。”管冬梅在向记者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似乎仍沉浸在当时的感动中。她说:“对段奶奶来说,草鞋就是她给金长哥哥的信物,虽然过去了80多年,她依然记着和金长哥哥的约定。”
管冬梅抱住段桂秀老人,陪她一起落下眼泪。老人哭了一会,又对陪同她前来的车溪乡民政所所长郭湖北说:“湖北啊,我都在这里找了一天了,咋没有找到我金长哥哥的名字?我答应了金长哥哥会守好这个家,我做到了,你能帮我找到金长哥哥的名字吗?”
郭湖北告诉记者,第二天,他带着老人来到于都县新建的烈士陵园,园内纪念碑上刻满了1.6万名烈士的名字,段桂秀不识字,郭湖北带着她一个一个辨认。
郭湖北回忆:“我们终于找到了王金长的名字,因为名字刻在比较高的位置,我找了根树枝,让段奶奶拿着去碰王金长的名字,在触碰到的一刹那,段奶奶扑在纪念碑上,嚎啕大哭。”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亲切会见了包括段桂秀老人在内的于都县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他说:“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好了,一定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中央苏区的老百姓们。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照顾好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的老红军、老同志以及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
段桂秀老人所住的坝脑村已经脱贫成功,现在大棚蔬菜沃野千顷,露天蔬菜初具规模,油菜,草莓、桑葚、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呈现出绿色崛起的强劲势头。近年来,还秉承“复原古色面貌、展现红色内涵、突出绿色品牌”理念,打造出了“一中心、两乐园、三阵地”(即1个红色教育中心,2个榕下乐园,时光广场、守望广场、感恩广场3个阵地)相融合的多彩坝脑村。
如今的段桂秀老人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王金长的弟弟成家后,将自己的一个孩子过继给她当儿子,老人将孩子抚养长大,现在已经是四世同堂。记者在段桂秀老人家客厅墙上看到,和王金长烈士证挂在一起的,是还在上学的重孙女各种各样的奖状。
郭湖北告诉记者,如今老人每年能领到包括抚恤金在内的各种收入合计有37080元,医疗费用也由政府部门负担。2016年,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她家还建起了三层半的新房。采访中,段桂秀老人还不断对记者说:“我现在过得很好,吃也有穿也有,大家都很尊重我,共产党很了不起,让大家都能享福。”
80多年的等待,段桂秀老人未能等到“金长哥哥”回来。但正是有无数个像王金长这样的革命战士流血牺牲,才缔造出新中国,缔造出一个和平、幸福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