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在江西省兴国县长冈村的马屋组,矗立着三栋不同的房屋,一栋是低矮陈旧的土坯平房,一栋是青砖包土坯的两层楼,还有一栋是外贴墙砖,造型现代的三层半小洋楼。
“这三栋楼,都是同一户人家的,它们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不同时代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并从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在这三栋房子前,兴国县委党校教师周炳金对记者说。
80多年,三栋房子反映了时代变迁,反映出党的初心和使命。 任震宇/摄
5月24日,“学党史 悟思想红土地上践初心”中央媒体采访调研团来到兴国县长冈乡长冈村进行采访,聆听了这三栋房屋的故事。
1933年11月中旬,毛泽东同志来到长冈乡,进行了为时7天的调查活动,深入了解当时农村的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农村苏维埃政权开展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并撰写了著名的《长冈乡调查》。
周炳金说,毛泽东同志在长冈乡调查时,看到两间新房子,对于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有人有钱来盖新房子,他感到十分诧异,便询问新房子的主人马荣海“你这栋新房子是怎么盖起来的”。马荣海说:“我这新房子是长冈乡苏维埃政府帮我盖的,我家是贫农,前段时间,因不慎失火烧掉了一间半房子,无家可归,露宿草坪,长冈乡苏维埃政府知道后,通过互济会捐钱,发动群众捐工捐料,三天就帮我们盖好了新房子。”
后来,毛泽东同志在第二届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提到了这件事情,并表扬长冈乡苏维埃政府是真正模范的乡政府。
兴国县委党校教师周炳金介绍马荣海建于1933年的土坯房。 任震宇/摄
中国共产党为老百姓付出了真情,也得到了老百姓的真心。为了保卫苏区,保卫苏维埃政权,马荣海先后把两个儿子送去当红军,大儿子马兰章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负伤,回到家里后继续为群众服务,后来当选为贫农协会主席;小儿子马桂章参加长征,后来牺牲在贵州遵义,年仅20岁,名字永远镌刻在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上。
时光荏苒,1978年,党中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长冈乡自1981年开始分田到户,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富裕起来的长冈乡村民开始大面积的建新房,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荣海的孙子马光松拆掉了全国土改时分的老房子,在原址上建起了一栋俗称“金包银”的两层小楼,极大的改善了住房条件。
马荣海的孙子马光松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两层小楼。 任震宇/摄
20世纪90年代,马光松的小儿子马辉志买了一架耕田机,替别人耕田获得不错的收入。他和妻子还在家种水稻、花生、养猪、养鹅,一家人努力耕作,勤俭持家,家底愈加殷实。1999年,马辉志在两栋老房子的边上盖起了属于自己的一层小楼。2008年再加层,变成了三层半的楼房。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马辉志自己花了14万元,外墙装修由政府按照每平方米9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对新房子内外进行了装修,沙发、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煤气灶等家俱一应俱全,全家住进了宽敞现代的乡间小别墅。
马光松儿子马辉志建于2008年的三层半小洋楼。 任震宇/摄
马荣海的孙媳妇曹承凤曾担任长冈村的妇女主任,她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心系群众,深得村民的爱戴,2008年被评为“江西省十佳基层妇女干部”。她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感谢党的政策,她家已经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采访中,曹承凤还谈到一件趣事,前几年,村里买私家车的人多了,曹承凤的儿子也打算买一辆,但老土坯房的位置正好挡在新房院子的门口,汽车进出会很不方便,于是打算将这间老土坯房拆掉。曹承凤坚决反对,她说:“这间房子是当年苏区干部关心我们家的历史见证,是写进毛主席《长冈乡调查》的,怎么可以拆?我们要把它保护好,世代传下去。”
马荣海的孙媳曹承凤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三栋房屋的故事。 任震宇/摄
现如今,这间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老土坯房已经被列入兴国县文物保护名录,门口挂上了“马荣海故居”的红色牌匾。两栋老房子也进行了“修旧如旧”的修缮保护,让它们保持着历史原貌,成为当地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
80年岁月变迁,三栋房子的鲜明对比,反映出时代进步,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