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熊铮 记者朱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的“油”,是日常烹饪中不可缺少的角色。近年来,花生油、芝麻油等食用油,因其浓郁的香味备受消费者的喜爱。可是,食用油真的是越香就越好吗?香味的背后是否另有“文章”?8月18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专门发布食用油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选购食用油。
食用油不可以添加乙基麦芽酚
乙基麦芽酚是一种广谱高效的增香剂,被广泛用于复合香精、食品、烟草和日用化妆品的加工生产中。但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业委员会规定,“乙基麦芽酚人均每天的摄入量以体重计不能超过2 mg/kg,过量食用会对人体肝脏、肾造成损害”。
由此可见,虽然乙基麦芽酚是肉制品、面包、糕点、果冻、饮料、糖果、饼干等食品的良好增香剂,但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明确规定,“植物油脂、动物油脂不得添加食品用香料、香精”。因此,市场监管部门早已将乙基麦芽酚纳入了食用植物油监管范围。消费者如果对自己购买的食用油怀有疑虑的,可送至相关机构进行检验检测,一经查出,可拨打12315投诉或举报。
选购食用油无需过度追求等级
食用油通常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四个等级,级别越高,表示其精炼程度越高。不少消费者常误认为等级越高越好。
其实,油脂精炼是指对毛油进行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工序。去除杂质如磷脂、游离脂肪酸、色素和异味物质等,可延长食用油的储藏性,提高食用油的感官品质。然而,精炼过程中也造成油中有益健康的活性物质,如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流失。实际上,无论是一级油还是四级油,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即可,消费者无需过度追求食用油的等级。
经常更换食用油种类有益健康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食用油制作工艺有压榨法、浸出法两种。压榨法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具有绿色无污染的特点;而浸出法则采用溶剂对原料进行高温提取,具有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两种方法制得的油,经精炼都符合国家质量和卫生标准,没有本质区别。
不过,不同植物油的脂肪酸构成不同,营养特点也不同,如茶油、橄榄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玉米油、葵花子油则富含亚油酸。因此,建议消费者应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食用多种植物油更有益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