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2021年10月14日是第52个世界标准日,今年的主题是“标准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10月14日, 山东省青岛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对青岛市地方标准(规范)有关情况和最新出台的2个地方标准进行发布和解读。近年来,青岛市市场监管局积极谋划工作新思路,在重点领域聚焦发力,在关键环节改革创新,积极构建、助力高质量发展地方标准体系,更好地服务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青岛已发布市级地方标准9项。标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主线,标准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技术基础。
201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特殊需要,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标准。去年5月,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出台了《青岛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对市级地方标准的立项、起草、技术审查、批准发布、备案、实施以及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复审等事项做出了具体规定。
青岛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李宗卫介绍,去年以来,青岛市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积极统筹协调,在农业农村、工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业等领域组织申报,共立项22项市级地方标准项目,58项农业地方标准规范项目。目前,已经发布市级地方标准9项,农业地方标准规范39项。地方标准的发布实施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引领作用。如去年实施的《放心消费示范街创建指南》,对放心消费示范街的创建和管理等内容做出了具体规定,有利于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消费扩容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青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青岛市退役军人局制定印发的《军休服务与管理规范》将标准化的理念、原则、方法引入到军休工作,通过地方标准规范军休服务与管理,全面提高了军休服务保障能力和质量水平。
两个地方标准填补国内标准空白。据了解,《市民诉求数据分析与应用规范》和《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大数据认证服务规范》两个地方标准分别于10月9日和11月1日实施。
城阳区民声服务中心主任秦军表示,《市民诉求数据分析与应用规范》是全国第一个围绕政务热线大数据运用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共11章,包括市民诉求数据分析与应用的机构职责、数据来源、数据分类、基本要求、市民诉求数据分析与应用平台、数据分析与应用流程、数据分析形式、数据应用形式等,适用于青岛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市民诉求数据分析与应用。
在标准制定中,首先是将热线资源归并作为数据分析的基础。通过整合市民诉求受理渠道,着力打造“一个部门集中受理,一个部门协调办理,一个部门统一答复”的群众诉求办理新模式;其次是将创新智能平台建设作为数据分析的关键。优化提升市民诉求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将群众诉求事项实施分类管理,实现了对政府职能的全覆盖和群众诉求的精细化管理,快速实现对社情民意规律性问题的统筹分析和热点问题的精准分析;第三是将精准挖掘数据价值作为数据分析的核心。创新建立热点问题研判机制。如城阳区加强民声数据分析结果与区办实事、重点项目、阳光举措、重点工作、行业提升、社会治理等的多维应用。
青岛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事业中心总会计师卢永华对《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大数据认证服务规范》进行解读。近年来,为助力“数字青岛”建设,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全国首创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大数据认证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市221万养老待遇领取人员大数据认证通过率达到94.5%,基本实现了“寓认证于无形,寓认证于服务”的目标。
《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大数据认证服务规范》主要为解决退休人员需要每年在规定时间内,到户籍所在地进行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才能继续领取养老金,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社会成本的问题。我市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行大数据认证服务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创建大数据认证体系平台。通过获取公安、民政、医疗、残联、交通等部门数据,经过大数据平台汇总计算后,全方位分析判断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生存状态,确认养老待遇领取人员的待遇领取资格。经过2年多的运行,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实现了“无感知”“零打扰”“静悄悄”认证的目标,极大地方便了广大老年群体,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社会成本。这次用地方标准的形式予以固化,填补了国内标准空白,为大数据认证领域标准化建设提供了“青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