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扫码点餐并非字面上那么简单,消费者还得完成关注公众号、注册会员、登记手机号、“同意”被获取地理位置等一系列动作,才能开始点餐。
这下网友炸了:“这不就是变相‘霸王条款’,侵犯个人隐私吗?”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 者丨金珊
编 辑丨曾静娇
图:IC
想要点餐,就得注册,就得关注微信公号或小程序,就得允许获取位置信息、手机号、性别、昵称……
扫码点餐逐渐成为人们外出就餐的必备操作,便利归便利,争议也日愈增多。越来越多网友不满上述提及的奇葩流程,认为这直接让扫码点餐“消费便利”变成“消费烦恼”。
二维码背后的隐忧
仅不足五成网友喜欢扫码点餐
据21网调实验室的调查显示,仅48.8%的网友表示喜欢扫码点餐,超过51%的网友希望保留人工点餐。事实上,人工点餐正在被逐步取代。
调查显示,近九成网友曾遭遇必须扫码点餐的情况,只有5%的网友从未遇到过。有网友调侃:“所以不会扫码的就不配点餐了吗”,甚至有网友吐槽,“用餐体验成了奢侈”,这就不得不提扫码点餐的奇葩流程了。
扫码点餐并非字面上那么简单,消费者还得完成关注公众号、注册会员、登记手机号、“同意”被获取地理位置等一系列动作,才能开始点餐。这下网友炸了:“这不就是变相‘霸王条款’,侵犯个人隐私吗?”
调查显示,有48.59%的网友表示,非常反感被强制关注小程序或商家微信公号;其次约26.5%的网友认为,商家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利收集与点餐无关的个人信息。
然而现实中,在扫码点单系统里,索要用户数据已是十分常见的行为。
据深圳市消委会,不少餐饮店要求扫码关注公众号或授权后才可消费,超过90%商家都有上述强制行为,以实现精准营销。
有媒体抽样调查了国内某城市里的100家餐厅,72家餐厅提供扫码点餐服务。而扫码后,有35家餐厅要求关注相关微信公众号后才能点餐,20家餐厅需要在点餐前输入手机号才能点餐。
对此,有律师表示,上述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也存在个人信息泄漏的风险,若商家故意泄露信息,或将涉及刑事犯罪。
《网络安全法》第24条规定了实名制的要求,网络运营应为用户处理网络访问、域名注册服务、固定电话、手机等接收手续,或为用户提供信息公开、即时通信等服务,向用户提供实际身份信息。
目前二维码技术监管领域仍存在法律空白,执行层面仍有薄弱之处,但设立扫码点餐的数据安全“边界”势在必行。
扫码点餐不应是“单选项”
九成网友支持保留传统点餐服务
不可置否的是,现存诸多槽点的扫码点餐的确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商家不应让其成为“单选项”,还得遵循“最小必要”原则。
21网调实验室调查结果显示,约93%的网友认为应该保留传统菜单和点餐服务,不能为降成本减了服务。其中近三成网友强调,店家应该照顾不会扫码点餐的顾客。
21网调实验室发现,许多餐厅公众号或小程序上的点餐页面都比较复杂,消费者需要通过多次点击后才能进入最终的点餐页面。页面里通常还会包含五花八门的菜品分类,字体也比较小。消费者在点餐过程中要是想查看某道菜品的介绍或定制菜品规格,还需要再次点击相应菜品进入下一个页面,稍不留神还可能退出,再登录进去还得重新选。
归根结底,还是扫码点餐用户体验不到位。
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呼吁,餐饮业属于服务业,餐饮业创新应当多从消费者角度换位思考,诚信经营,公平相待,在尊重消费者意愿的基础上,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技术进步应当让消费者享受发展红利,而不是成为经营者商业欺凌的工具。
扫码点餐背后的餐饮SaaS:
市场规模超350亿,美团、BAT现身
扫码点餐一系列奇葩流程背后,除了餐厅老板希望减成本,更多的是扫码点餐系统服务商――餐饮SaaS(全称“Software-as-a-Service”)服务商在争夺市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2012年餐饮SaaS在国内全面兴起,其通过运用数字技术为餐饮业提供:点餐、收银、排队、预定、会员管理等场景下的软硬件服务。其中引发诸多吐槽的扫码点餐小程序设计并不复杂,费用从数千元到上万元。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结合当前我国餐饮市场规模4.6万亿,目前我国餐饮 SaaS的规模占全国餐饮企业规模的0.78%,约358.8亿元,预计仍将保持可观增速。
随着美团、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相继进军,餐饮SaaS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目前已进入存量竞争的巨头对垒阶段。如今赛道上只剩下美团、客如云、美味不用等、哗啦啦、屏芯科技等头部玩家。其中多家布局智能营销领域,即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消费行为数据,形成精准的用户画像,再有针对性地推送营销方案给用户,促使用户到店消费。
据客如云此前披露的业绩显示,2017年客如云营收2.2亿元,亏损超9000万,2016年、2017年两年共亏损约1.5亿元。而客如云绝大部分的营收贡献来来自于软件服务,硬件毛利率低不足以支撑企业收入增长动力。
数据显示,中国倒闭餐饮门店的平均存货时间仅为456天,大多数门店倒在8个月到2年的时间里。也因此,餐饮信息化渗透率不足10%成为餐饮SaaS服务商难以突破的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餐饮SaaS会成为餐饮行业的基础设施,营销并非服务商的核心业务,尤其随着美团、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的加入,市场竞争格局逐步完成,形成智慧餐饮中枢才是它们的真正落点。而这中间,正需要餐饮SaaS打通点单、结账与库存管理、供应链等板块的链接,延展出集大成的数据中台业务。谁将率先完成,我们拭目以待。
本期编辑 刘巷 实习生陈子凡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