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6月9日是第十三个“世界认可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目前广东省取得防疫用品检测资质的机构已达27家,检测产能占全国四成,稳居全国第一,成为我国防疫用品检测服务的主要供给源。
在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在守护安全底线,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疫情冲击、面对发展难题,广东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发挥认证认可领域优势,主动作为,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推进复工复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努力落实“六保”任务。
创新审批方式 保障防疫产品质量安全
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为确保广东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不断档,广东市场监管部门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实行远程审批,将现场评审活动改由通过电子材料网上预审、机构自我承诺、专家组对申请文件进行符合性审查,以及专家组对场所、设备、人员操作能力等采取远程视频评审等方式进行,对不涉及现场评审的事项全程网上办理。特别是对防护服、口罩等急需的疫情防控相关产品检验检测项目开设应急审批绿色通道,提升审批效率。
在防疫产品检验检测需求最紧张的时期,广东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实施应急审批,靠前指导,协助有检测能力的相关机构解决申请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不断扩大广东防疫产品检验检测产能,及时缓解疫情防控相关产品检验检测资源紧张的问题。目前,广东省取得防疫用品检测资质的机构已达27家,检测产能占全国四成,稳居全国第一,成为我国防疫用品检测服务的主要供给源。据统计,广东相关检验检测机构累计检测防护服5708批次,占全国40.06%;检测口罩(医用、民用防护)57685批次,占全国40.59%。
推行“容错”监管 保障检验检测服务稳定
面对疫情期间部分检验检测机构出现资质认定证书和认证证书有效期续期难题,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对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期申请办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复查换证的机构,延长其证书有效期至广东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结束后3个月,方便其延期办理复查换证。据了解,目前共有3家检测机构的资质认证证书获得延期。
同时,广东市场监管部门在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监管过程中,坚持依法行政和“容错”监管相结合,对因疫情而导致实验室仪器设备无法及时检定或校准的,在该机构通过其他溯源方式可以确保量值准确的情况下允许其继续开展检验业务。广东市场监管部门还要求各认证机构落实市场监管总局统一部署,对有效期满或需监督审核及再认证维持的认证证书,顺延既有认证证书有效期至疫情解除后3个月;对于受疫情影响停产而不能接受监督审核或工厂检查的企业,其所持有的认证证书,认证机构实施暂停等处理的时限将延迟至疫情解除后3个月。目前有关认证机构按照延期政策对8000多家组织到期的证书实施了延期。另外,广东省率先建立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产品备案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产品实行即申请即办理。
实施专项整治 推动认证市场不断规范
面对社会舆论突出反映的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虚假认证、买证卖证等问题,广东市场监管部门召开全省防疫用品领域认证活动专项整治行动暨加强质量标准服务工作部署视频会议,成立了以省市场监管局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场监管总局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领域认证活动专项整治行动。
广东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加大认证监管力度,制定并印发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部署开展全面摸底排查、执法办案、帮扶服务等各项工作,严厉打击涉及防疫用品的认证违规违法行为,对伪造、冒用、非法买卖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查处。
截至目前,广东市场监管部门完成了全省防疫用品生产企业及相关认证机构的全面排查,累计排查防疫用品生产企业1859家(其中出口企业374家),发现认证违法违规问题线索474条,立案74件,办结7件,移送公安部门2件,并成功办结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全国首件案件。
积极服务企业 助力 “六稳”“六保”抓实落细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压力叠加疫情冲击,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帮扶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广东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工作实际,通过网络直播、现场培训等多种方式,面向全省中、小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免费培训,计划全年培训企业质量管理人员1万人以上,引导企业通过实施体系认证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目前共组织网上及现场培训80场次,累计培训企业代表及监管人员1.3万人次,受到生产企业普遍欢迎和好评。
同时,广东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企业帮扶力度,通过新媒体、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网站等多个平台主动宣传和科普防疫用品出口认证相关知识和合法认证机构信息,向社会告知广东省取得资质的防疫用品检测机构名单及能力范围,公开常见案例警示信息,引导生产企业主动选取合法机构实施检测认证。
针对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广东市场监管部门及时组织监管人员和技术专家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帮扶,深入相关企业进行面对面辅导和答疑,指导企业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完善质量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