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三台文物部门获悉,近日,在绵阳市三台县潼川古城项目施工工地,又发现了一座石拱桥和一段护城河,疑似明清时期修建的,目前施工方已停工,正在报批挖掘手续。据介绍,挖掘出的护城河已暴露约30米长,最宽处5米,最窄处3.7米,护城河两岸由条石和鹅卵石堆砌而成,由下至上逐层内收。经四川省和绵阳市两级考古专家的初步鉴定,其石拱桥和护城河很有可能是明代嘉靖八年培修城郭时所建,工程最迟在清乾隆31至35年培修城郭时,因城南码头经济发展,护城河改道而废弃。据县文管所负责人介绍,目前施工方已停止施工,县文广旅部门已按程序,向四川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报批考古挖掘手续。
据了解四川三台潼川古城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南门古城墙周边,西至南河路,南齐梓州渡凯江河堤,东接滨江汇龙港,北临老西街和学街。关联到蟠龙、曲江、凯涪、老西街、皂角城五个社区,控制面积84公顷,建设内容是原有建筑设施的征收拆迁,异地建设安置房的征地拆迁,以及新建安置房和设施配套,共拆迁改造棚户2066户,其中有城中村619户选择产权调换,有国有土地1447户选择货币安置,将区域性拆迁人口5864人。将实施好古城建设拆迁改造144513.87平方米,这当中包括住宅124557.92平方米,非住宅公共区域面积19955.95平方米。新建群众安置房175000平方米,共1439套。分为两期建设,包括徐家桥、五一队、凯江廊桥三大安置点。古城建设改造项目总投资达125216.25万元。通过学习古城建设好经验,推动开发与保护相统一,进而将潼川古城打造成为三台人民的“太古里”,充分彰显古梓州的市井风貌和历史韵味。
同时,绵阳市三台县还立即启动了潼川古城墙遗址的全面勘测,对护城河的考古挖掘实施有程序地上报,推动特色历史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城南棚改市政基础设施抓紧推进。将打造特色历史文化广场7.2万平方米,修建古朴道路4000多米,整修历史建筑9000多平方米,修缮九曲护城河4.1万平方米,建成历史上的顺河路2.4万平方米,推动人居环境整治5万平方米,同时配套绿化、水色、灯光、夜景、人文等附属设施,搞好非遗馆、家谱馆、酱园和川菜博物馆系列建设。在此期间,三台将本着古城建设“疏解密度、完善功能、整治环境、修复记忆、发展产业”等一系列民生环境、生态文旅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尊重规划设计,让历史自然与人文经济相协调,从而推动民生改善、绿色发展、社会就业、文化传承。进而真正实现改造好最后一片旧城,复兴一片特色农水文化街区,全面造福一方百姓的美好愿景。
在5月27日,三台县委党外意见专家、政协常委杨盛会同县文管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陈卫来到乐安镇断山村到农户宣传“学习强国”和文物保护知识。走在千年古驿金牛道上渭土段,陈卫惊奇发现有两处凿建和雕塑的保障祠、土地像。陈卫认为:古金牛道从这里过,本身就有深厚的历史灵魂。今天,发现这两处遗迹,一个是川主山的保障祠,根据石亭造型,凿刻字迹应是清同治年间周边村民集资修建的。另一处驿路边上的土地庙,两尊连体雕像是光绪年间做工。两处体量不大,能保存这么久很是珍惜。杨盛说:希望基层党委、政府多向村民宣传文保知识,珍惜难得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要把文化自信、民间信仰与科学的保护文物相结合,在坚决抵制封建迷信等歪风邪气的同时,多向村民解释,做好城乡群众的宣传思想和群众文化工作。(谢勇 陈凤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