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经济民生

就地“消化” 成都累计建成厨余垃圾分布式就地处理设施34个

时间:2021-03-12 18:05:38

经过生化处理,厨余垃圾转化为了渣、油、水

东光果蔬垃圾处置站

成都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如何让厨余垃圾就地减量、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记者了解到,在大力推进厨余垃圾集中设置设施建设的同时,成都还强化就地处理设施建设和社会处理单位一起管理的共治模式,让商业综合体、酒店、机关、农贸市场都成为参与者。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设施4个、分布式就地处理设施34个,基本形成“集中规模化+分布小型化”处理模式。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厨余垃圾处理方式,为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提供路径选择。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

点位1:成都高新区管委会集中办公区负一楼

90分钟内分解为水、油、渣

“大胃王”每天消化厨余垃圾400公斤

“我们这套设备,模仿动物的胃,采用微生物水解技术,消化分解‘吃’进来的厨余垃圾。每天消化400公斤厨余垃圾,仅需一个半小时,就可把它们分解为水、油、渣。水直接从市政污水管网排出去,油能作为生物柴油、渣能作为肥料进行二次使用。”四川津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应汝兴介绍道。

他所说的这套设备位于成都高新区管委会集中办公区负一楼。为提高新技术应用水平,加快推进高新区厨余垃圾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在成都全市公共机构中率先引进这台设备,实现了厨余垃圾就地一体化处置。

记者了解到,管委会办公区食堂每天产生400公斤左右的厨余垃圾,全靠这套设备来消化处理。仅需一位工作人员,将厨余垃圾“喂”进设备的“肚子”里,再点击屏幕上的相关功能键,它便开始工作了。

厨余垃圾在设备里将开启一次分解之旅。通过固体分离、固体破碎、油水分离,餐厨垃圾就变成了气、水、油、渣。据介绍,设备里加入微生物配方辅助生物酶,微生物载体能于24小时内有效把厨余垃圾分解,减量率大于95%。混入的无机物将形成少量残渣定期排出。绝大部分厨余垃圾最终以生化性较好的液态形式经过水处理系统达标排放。微生物菌种可自我繁殖。“废水达标后能直接从市政污水管网排出。废油和废渣都能变废为宝。油成为生物柴油;通过生物降解,无害化处理,除味减量后产生的渣,又能作为肥料用于园林花卉种植。”在这套厨余垃圾处理系统运作下,仅需一个半小时,400公斤餐厨垃圾便被分解完毕了,实现了厨余垃圾的就近就地处理。

点位2:武侯区龙湖天街购物广场负二楼

厨余垃圾就地减量处置

24小时内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在武侯区龙湖天街购物广场负二楼,有个占地10多平方米的神奇家伙,可以让购物广场的厨余垃圾来趟神奇的旅行:进去“转”一圈,在24小时内即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入空气中,我们最后看到的是液态的水,可以经过污水处理后,直排到污水管网。

晚上9点多,工作人员从龙湖天街的各个餐饮商家处收集厨余垃圾,一桶一桶倒入这个设备中。这个机器就会开始“吃”垃圾,秘诀就是里面的微生物菌种,“只要是有机物,微生物就可以仿照胃部消化功能,把有机物分解,将其变成分子,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水。”负责运作这个设备的环保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般米饭4-5小时就可以分解,鸡骨头等小骨头24小时可以分解,减量率为95%,“5%是厨余垃圾中一些非有机物质的杂物,需要进行清理。最后的副产物,是以环保水质通过污水管网排出。”

据介绍,这个机器里面的微生物全程在恒温下(即35℃左右)繁殖,一年只需要添加一两次即可。“因为是恒温,比以前发酵产生肥料的技术,要节能三分之一。发酵技术需要高温,大概120℃左右。”据介绍,这种设备由于投入成本相较发酵设备要低一些,比较适合在商业综合体、大型酒店、景区等地运用。厨余垃圾的就地减量处置,比较受商场内的餐饮商家欢迎,“我们省去了搬运泔水桶的麻烦,而且垃圾处理更及时,后厨环境更好了,客户也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就餐环境。”龙湖天街一位餐饮商家表示。

点位3:锦江东光果蔬垃圾分类处置站

转化为优质有机肥

果蔬垃圾实现就地减量90%以上

在锦江东光果蔬垃圾分类处置站,果蔬垃圾收集桶、上下升降台、油水分离器、沉降罐、污水处理器……共同构成了一个果蔬垃圾的就地处理资源化集成系统。

在这里,工作人员首先将果蔬垃圾进行“破碎”处理,通过粉碎、压榨、自动输送等操作流程,再将产生的残渣放入生化处理机,最后采用高温好氧微生物降解等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产生10%-15%的产出物将用作有机肥的重要原料,可以与普通土壤以1∶10比例混合后,用作土壤改良剂使用,保持土壤肥力,实现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可循环发展。据了解,这些降解物销售给绿化苗圃企业,用于市政园林绿化使用。

记者了解到,东光片区农贸市场多且相对集中,对于集中处理果蔬垃圾具有较大需求。在华润翡翠城农贸市场内,就有各类商户200余家,每日产生果蔬垃圾约1吨。处置站果蔬垃圾就地处理资源化集成系统设备,垃圾处理进量最大为5吨,储备量则达7吨。处置站果蔬、厨余垃圾处理量可覆盖东光片区的所有农贸市场。此外,处置站还能够集中处理翡翠城农贸市场周边商户产生的部分厨余垃圾。

“有效地解决果蔬垃圾资源利用问题,形成了可利用的优质有机肥,实现减量达90%以上。”据介绍,该机器在工作时会将垃圾中的水分提取并进行污水处理,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后经排污管网进行安全排放,产生的废气也经处理达标后才排放出去。

记者了解到,成都因地制宜,根据大型食堂、农贸市场、沿街店铺、商业综合体等服务对象的不同特征,因地制宜推进厨余垃圾分布式处理。按照计划,到2022年,在全市基本建立管理制度完备、工作机制健全、设施运转高效、市场运营顺畅的厨余垃圾分布式处理体系,新增厨余垃圾分布式处理能力520吨/日,全市形成“集中规模化+分布小型化”厨余垃圾处理工作格局,厨余垃圾处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本报记者 李霞 文/图 成都日报

  • 上一篇:三部门启动长江河道采砂综合整治行动
  • 下一篇:成都市蒲江县检查排水PPP项目建设复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