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放管服”改革的重头戏,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在广东实施一年半以来,二三产业的增值税抵扣链条全线贯通,增值税的抵扣机制从工业延伸到服务业,在为企业减税降负的同时,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专业化分工协作、内部管理流程更加科学高效、盈利能力明显提高,营改增的“拉长产业链、创新导向作用”等外溢效应充分显现。
珠海宝塔石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主要经营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营业税制度下,企业经营往往‘大而全’‘小而全’,统包统揽,集研发、设计、营销、运输、仓储等内部服务环节于一身,不利于企业聚焦主业、发挥比较优势。”税务主管林梅说。
2012年,营改增试点推开,增值税环环相扣的抵扣机制为企业重新寻找产业链的定位提供了契机。珠海宝塔石化有限公司当机立断,在国税部门政策辅导下将石化仓储物流服务分离出去,成立了专门的仓储物流企业——珠海宝塔石化储运有限公司。实行主辅分离后,珠海宝塔石化将石化储运业务外包给珠海宝塔储运以及其他公司,轻装上阵的珠海宝塔石化大大提高了石化储运效率,分离出的辅业给主业全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主业的仓储运输得到充分抵扣。
“2013年至今,珠海宝塔石化通过主辅分离,仅储运业务就从珠海宝塔储运取得进项抵扣共计约1100万元,大大降低了企业税负和经营成本。”林梅说。
不仅是珠海宝塔石化获得了红利,分离出来的储运公司也受益了。自2013年正式开展业务以来,珠海宝塔石化储运经营收入不断增长并趋于稳定,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别实现经营收入7854万元、55039万元、57887万元。“营改增以后固定资产投资、购进储运设备等可以抵扣税款,企业税负不断下降。分离出来的珠海宝塔储运做强做专石化储运业务,经营收入呈现大幅增长态势。”林梅介绍。
随着营改增的全面推开、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纳税人通过主辅分离、服务外包、专业化协作的方式,重新寻找产业链的定位,把研发、设计、营销、物流等内部服务环节从主业中剥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创新个体,形成专业服务的发展态势。如京东华南分公司、广东唯品会公司都将快递、仓储、互联网平台服务等剥离成立独立的运营商,在增加集团进项抵扣的同时,也通过专业化分工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企业的创新态势明显:建筑业积极探索装配式、工厂化模式发展,不少房地产企业将施工、园林、物业等配套服务剥离实行专业化、产业化运营,金融业向资产管理、金融产品等现代金融服务发展,餐饮业专业外包迅速发展,创新意愿强烈。
“由于营改增后增值税抵扣链条更加完整,其链条抵扣机制避免了重复征税,并强化了财务核算、规范了经营管理,让企业在行业竞争中赢得了更多的发展优势。仅今年前8个月,企业实现增值税减税60多万。”广汽丰田物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营改增后,公司专门成立了科技研发中心,为企业提供贸易、渠道、技术、物流、对接同行业资源等综合性服务。
“像广汽丰田物流有限公司这样的上规模综合性服务公司,广州南沙自贸区内近期已经崛起了20多家。”广州市南沙区国税局税政处李桥保认为,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营改增对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培育和推动作用越来越强。
“全面实行营改增,在为企业实质减税的同时,也希望引导企业集团把部分现代服务业从集团母体之中分离出来。在为母体企业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为市场上的其他企业提供服务,从而助推全社会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林江认为,全面实行营改增不仅最大限度消除了双重征税,兼顾了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也推动了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分工更趋专业化,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从而既加快了广东的加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又引导了包括港澳企业在内的一批民营和外资企业专注于创新和创业,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力军。
随着营改增试点顺利推进,征管体制持续完善,改革红利不断释放,试点纳税人稳步增加。据统计,截至2017年8月,广东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共有287.36万户,其中交通运输和现代服务业(“3+7”行业)共106.59万户,建筑、房地产、金融和生产服务业(“四大行业”)共180.77万户,相比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前,分别增长5.7%和4.3%。同时,广东“三新”经济蓬勃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明显。今年1-8月,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税收占制造业税收比重超六成,税收收入增速快于第二产业,实体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打通了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激发了制造业采购服务的积极性,实现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互促共进,加快了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并且通过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拉长产业链,催生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广东省国税局局长胡金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