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时的邻居是有着四个孩子的是维吾尔族家庭。那时大家住都是一排五六户带一个小院儿的平房。两家院子之间象征性由一堵一米多高的院墙分开,那墙其实起不了什么实质做用,一抬头邻家在院子里的一切活动便一览无遗。夏天大人们在院子里做饭时候,也是经常是有一句没一句的边聊边做着饭。
邻居家的叔叔和我父亲一样都是军人,也是工作上的搭档。两家的孩子年龄也都差不多,自然也就走的很近,互相起着外号,还乐呵呵的答应着。大人们也听惯了,有时也跟着叫外号。
虽然是军人,但在生活起居上还是有维吾尔族习俗的,这与他孩子平日与我们玩耍时的言谈话语和习惯就一目了然。记得在地个物质生活还不富裕的年代,每每逢年过节邻家小院飘着浓浓的羊肉味儿的时候,阿姨总会端邀请我们一家到 他家做客,二家围在炕上端出刚出锅在还冒着诱人香气黄灿灿的抓饭一起分享,教我们如何按照维吾尔族的吃抓饭的习俗用手把饭吃到嘴里。我们开始还有兴趣学,后来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吃的嘴边、脸上到处粘着米粒,在骨头上抠肉吃并吸吮骨髓,露出了吃货的模样,在那个物质生活还不富裕的年代对我们孩子们有着多么大的诱惑啊!
邻家的阿不来提大哥是他家的老大,他活泼好动,但遇事稳重,从小就很有思想。而他的妹妹祖丽皮娅木和我年龄差不多,所以,两家的孩子平时在一起玩的时间最多,相互之间也最为信任。记得那时阿不来提被拥为院子里同年龄孩子们的小头头,经常组织一群孩子到处玩耍和捣乱,我家三姐妹和他家的其他三兄妹是最积极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从那以后,我们还真是结为“死党”,在院里呼风唤雨,领着一大帮同龄的孩子们开心地玩啊、闹啊,好事做了不少,但调皮捣蛋的坏事也没少干。在与外院的孩子发生冲突时,他总是表现勇敢,打架更是一马当先,平时一起玩也总是仗义执言。
我常去祖力皮娅木家玩,祖力皮娅木和哥哥阿不来提也常来我们家玩。特别是暑假的时候他家院里葡萄树下的的大炕就成了我们最好的玩处,玩累一大群孩子横七竖八的在炕上睡,睡醒了接着玩。那里我们还经常玩新娘娶新郎的游戏,阿不来提当新郎,我姐当新娘,想起当年那些儿时的童言童语,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后来,因为大人工作的变动,两家不住在一起了,虽然还生活在一个城市,但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轨迹,偶尔的见面让我们格外的亲切。童年的往事似暴风雨后的彩虹---五颜六色,炫丽无比;他已成为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保存到永远。 (作者:宋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