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培育了5000个菌棒,一个菌棒一茬可以产出2公斤左右的蘑菇,每半个月产一茬蘑菇,现在卖的是第一茬,按照市场批发价7元算,除去成本,6分地的蘑菇每年给我带来2万元的收入,有了工作队为我们做后盾,从来不用为销路发愁,这个小蘑菇真是我们农民增收致富的‘小金菇’。”11月18日,和静县协比乃尔布呼镇协比乃尔布呼村农民刘树松一边在自家的大棚里采摘蘑菇一边说。
走进刘树松的蘑菇大棚,笔者看到密密麻麻的菌棒整排列整齐,一簇簇鲜嫩肥厚的黑平菇像“小雨伞”一样从菌棒中钻了出来,煞是喜人。
一见到工作队员带着村民上门参观学习,刘树松就开始向大家普及蘑菇种植技术。刘树松说:“蘑菇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0-20度,日常要注意保证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夏天每天要喷一次水,秋冬季节2天喷一次水即可,采收蘑菇时,采大留小,旋转摘下,注意不要伤及周围的幼菇。 每批菇采完后,彻底清理去掉菌棒上的残留根和死菇。“
据了解,在协比乃尔布呼村,刘树松是最早开始种蘑菇的,也是坚持时间最长的,从2004年至今,刘树松积累了14年的种植经验。凭着一腔干劲,刘树松为自己及乡邻走出了一条勤劳致富之路,成为该村发展庭院经济增收的致富带头人。
刘树松说:“自从村里有了工作队,他们利用闲暇时间帮我们装辅料,摆菌棒,到蘑菇盛产期还帮我们采蘑菇,装箱、联系销路,工作队是我们农民的贴心人,我愿意跟村民们分享我的种植经验,让大家都能依靠种植蘑菇勤劳致富。”
和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驻协比乃尔布呼镇协比乃尔布呼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巴都玛拉介绍说:“利用庭院小拱棚种植蘑菇,成本低,方便管理,效益可观,且因劳动强度小、成本低,适合不能从事重体力劳作的村民。希望像刘树松这样的致富带头人能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展小拱棚菌类种植,让庭院方寸地成农民的‘增收园’。”(唐玉 朱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