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工作队给我介绍这么好的工作,我这个月领了3500元工资呢,工厂环境优美,每天按时上下班,还管吃管住,甭提有多棒了” 在阿克苏华孚色纺纺织厂务工返乡回来探亲的拜城县托克逊乡阔纳协海尔村村民艾尼帕·艾拜拉逢人便说。
拜城县托克逊乡阔纳协海尔村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全村共有527户227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02户783人,属深度贫困村。全村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面积仅2.96亩;村民缺乏种植管理技术,土地整体收益低;部分贫困户思想守旧,脱贫动力不高、务工意愿不强,靠等要思想较为突出;村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国语水平不高,外出就业务工难度大。为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工作队积极组织村民开展国语和技能培训,同时前往阿拉尔洁丽雅纺织厂、阿克苏华孚色纺纺织厂、阿克苏锦域纺织有限公司、众维集团等10余家企业实地考察,同时,组织村民代表前往阿克苏、阿拉尔企业参观,还邀请阿拉尔洁丽雅纺织厂、众维集团等企业负责人到村里,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引导村民通过转移就业、自主创业,让村民变身为企业工人和业主。
经过多方联系和实地考察,在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阿拉尔洁丽雅纺织厂、阿克苏华孚色纺纺织厂、众维集团等企业先后接收村里60多名村民成为产业工人,每月工资3000元至4000元。有了固定的收入,村民家庭增收稳步提升。截止目前,工作队已组织300余名富余劳动力长期稳定就业,其中贫困户128人,17户自主创业。
古丽布斯旦·司马义一家六口人,是村里的贫困户,一直靠种地为生,古丽布斯旦·司马义曾就读于西安一所大学,由于家庭贫困,父母思想守旧,大学读了两年便缀学,在父母的安排下结了婚,仅一年就离婚带着女儿回到了父母家生活,妹妹去年考入新疆财经大学读书,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工作队介绍古丽布斯旦·司马义到拜城县宾馆当服务员,安排她的弟弟麦瓦拉尼·司马义到拜城县人民医院当厨师,除供妹妹上大学外,古丽布斯旦半年就把家里的2万元贷款还清后,还有部分结余。
“张队长,真是非常感谢你们,我现在一个月能拿到3000多块钱,下次回家一定请你们吃饭。”麦瓦拉尼·司马义高兴地打电话给工作副队长张思说道。
看到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变得富裕起来了,其他没有出去的年轻人也按捺不住了,先后又有100余名年轻人走了出去,有的成为产业工人,有的实现了自主创业。
工作队还积极为掌握一技之长的村民寻求创业门路,村民阿巴斯·沙塔尔厨艺很好,但一直在附近打工,没有发挥自身所长,工作队鼓励他到更大的城市去发展,并积极发挥人脉资源优势,联系乌鲁木齐的朋友帮其拓宽创业路子。现在他承包了一家生态饭店的后堂,每月收入非常可观,在他的带动下,村里还有几名厨师准备去外面发展。
村民麦合木提·玉苏甫家耕地少,种植单一,家中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开支较大,麦合木提·玉苏甫家被识别为贫困户。工作队了解得知麦合木提有制作烤包子的手艺,随即,便鼓励引导他开设店面,自主创业。为减轻他的家庭负担,工作队在村委附近的创业街免费给他提供了一间门面房,如今,每天来麦合木提店里买烤包子的人络绎不绝,他的生意非常红火,麦合木提越干越有劲,每天忙碌又充实。
“现在我每天都有300元左右的收入,我会踏踏实实开好店,多挣钱,真心感谢工作队给我提供的这个店面,给我指引的这条致富路。”麦合木提·玉苏甫逢人就夸着工作队的好。
去年9月份,工作队还组织村民到沙雅、新和、库车等地采摘棉花,增加收入。近两年,累计组织300余人外出捡棉花,累计创收近300余万元,平均每人增收8000元左右。
去年,村民马木提·吾斯曼夫妻捡棉花不到两个月就收入1.95万元,被评为全乡的拾花能手,也因此得到了托克逊乡政府奖励的1辆电动三轮车。
马木提·吾斯曼高兴地说:“感谢工作队组织我们捡棉花,现在我家生活越来越好,明年我们两口还要去捡棉花,增加收入”。
为了帮助一些不能出远门的村民实现家庭增收,工作队还组织206名村民在附近的防渗渠工程、富民安居工程等工地务工,增加收入。通过务工和创业,许多村民家庭条件不断改善,一些富起来的村民还对家里的房屋进行了改造、装修、添置了新家具,有的还修建了羊圈、鸡舍,日子越过越红火。
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马德义说:“今年,工作队将继续发挥好自身作用,加大对村民的实用技能培训力度,帮助更多村民掌握一技之长,增强他们的创业就业本领。同时,积极与各企业做好联系对接工作,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把合适的村民推荐到企业工作,帮助村民实现稳定就业,促进家庭增收。”
在工作队的努力下,阔纳协海尔村2017年、2018年脱贫任务如期完成。2018年有83户贫困户通过转移就业,家庭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2019年全村90%以上的贫困户将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王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