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论坛“CTA策略中的新机遇”讨论全文

时间:2018-11-04 21:09:48

和讯基金消息 10月26-27日,由财视中国主办的“2018另类投资中国峰会”在北京召开。南华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于亮主持“CTA策略中的新机遇”论坛,明得浩伦创始人、首席投资官孔令坤,广东宏锡基金合伙人、量化交易总监梁恩强,北京中金量化科技投资副总经理曾广沛参加论坛讨论。

以下为讨论全文:

于亮:各位好,我们先介绍一下我们自己,我先介绍一下,我是南华基金一个公募基金,这次切合今天的主题,我们是期货系的第一家公募基金,两年前证监会刚批下来的。我们后期可能要在CTA这块,尤其是在量化这块后期要做更多的公募、专户的产品。我个人也是在期货里面做了二十多年的交易,后期也接触了量化这块,具体的话题后面再讲。下面孔总。

孔令坤:大家好,我是杭州明得浩伦的孔令坤,我们杭州明得浩伦成立于2015年年底,公司应该说一开始主要是以海外的伦敦一种比较典型的中长期量化趋势跟踪为主的CTA策略。近期我们也布局了一些其他的股票类策略,但是总体我们公司的管理规模仍然都是在这种长线的趋势跟踪CTA策略里面,而且策略总体跑了三年多,我们觉得相对比较稳健,各方面都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的策略跟本土派的量化可能会有一些不一样,后面我们可以做一些具体的探讨,谢谢!

梁恩强:大家好,我是广东宏锡基金的梁恩强,我主要是做量化交易,我负责交易那一步。我们公司是成立于2015年初,跟孔总的公司时间都比较接近。我们公司从团队开始做,团队已经运作了大概有接近十年。我们公司也是主要专注于期货那一块,现在公司主要是专注做量化CTA,我们一直都强调自己是本土的量化CTA,我们的策略都是本土型,跟孔总那一个都有不是很大的区别。我们的业绩目前来说相对比较稳定、稳健一点,做的风险都可控。

曾广沛:大家好,我是北京中金量化科技有限公司的曾广沛,中金量化成立于2015年,我们三家都是2015年成立的,管理人资格是2016年春拿到的。我们中金量化也是跟大家一样,我们是专注于在CTA上面,核心团队也是在国内期货公司里面比较早的从事期货量化和量化资管的一批人,另外还有一部分是人大的高校的一部分老师,另外还有一些IT方面的。我们整体上来讲,我们是有自己独立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易平台,我们自用的,这是一个。另外,我们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多品种多策略的分散,我们单一的产品理论上最多可以支持上千个以上的模型交易因子来并发运行。在过去两三年中也受到了市场上一些同行的认可,在交易方面其实大家各所有长,我们是典型多策略的,趋势跟踪、对冲包括套利,甚至也一些短线的小高频,我们都有涉及,我们是希望做一个混合策略。从业务定位上来讲,我们还是愿意给机构投资者做一些量化CTA的配置。

于亮:说到CTA,实际上今年的CTA收益大家可能也都看到了,今年实际上是比较好的一个年份,CTA平均收益应该是在10%以上。我这里看到有的CTA应该做的可能收益更高一些,就是相对比较激进的多一些。今年的机会大家也看到了,PTA的机会也是非常好的,另外小苹果大家也看到了,苹果的行情今年特别火爆,一开始大家都没想到苹果会出现这样的行情。我知道在苹果这一块,因为今年遭灾从4月份开始一路飙升,到现在为止还在高位上,从目前看来好像是还没结束,如果做CTA,在你的策略如果纳入苹果,可能今年的收益远远高于10%了。

所以说我认为后期,我个人的感觉包括今年后面两个月份再加上明年,现在波动都比较大,CTA的特点是就希望波动大,波动大它就有机会,收益就能提高,不管你涨还是跌。可能在座有很多也是在做这个的,应该明白这个。现在目前最早我在做的时候,我们都是主动管理的,但后来十几年以前,我们开始引入量化,量化从一开始不成熟到现在,现在有很多的量化团队,也差不多正好三位他们的量化团队都是2015年成立的。曾总那边我比较了解,他们是原来中国国际期货(博客,微博)都是量化工程部,当时我也去参观过,从那里出来他们有比较好的基础,所以说有很多现成的量化成果直接可以用到实际交易当中。实际上作为量化这块,每个人交易哪怕是主动管理的,每个人的心目当中都有自己一定的资规,我怎么交易、什么时候开始下单、怎么控制风险、什么时候该平仓,实际上当时没有程序来表现,大家都是有用某种方式利用量的规范自己的交易。但是现在有程序、设备各方面,包括线路、专线可以更高地提高效率。这一块,实际上大家可能更感兴趣。

我觉得接下来第二个话题,大家可以展开多讲一讲,孔总先讲?

孔令坤:我们是这样,因为我本人之前是在伦敦那边工作,因为如果大家对CTA这个行业,也就是全球行业都比较了解的话,会发现在全球一些比较大的CTA基金,基本上总部都是在伦敦的。比如说以原盛(音)、英仕曼集团这些为首的,他们现在也都在国内拿到私募牌照。是有一些历史渊源,伦敦的一些流派从80年代开始做这种所谓的趋势跟踪为主,而且是一些相对比较长线的策略。它的容量一般比较大,而且全品种配置,一般只要品种具有流动性我们基本上全部纳入投资组合的,不会过多做很多筛选、挑选。

我们的策略其实在国内,因为我本人是从全球第五大CTA基金蓝色趋势基金出来的,所以我们在国内做的策略,其实基本上是跟海外的逻辑或者整个策略框架等等是基本上一致的。也就是说我们2015年回国之前,我们的策略总体在海外都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回国之后一两个月就开始实盘交易,在之前我们对国内的市场从来没有涉及过,国内所谓无数的那么多品种到底是什么东西,其实我们一点概念都没有。但其实这个没有任何关系,它只是一个期货品种,它有流动性,我们下单的时候不会有问题就可以了。

所以策略全市场配置,我相信国内现在做量化CTA的可能比我们配置品种更多的应该不多,因为我们现在大概做44个品种,最近我们把像原油期货、燃油期货、苹果、豆瓣等等全部包括进去,包括国债期货、股指期货等等方方面面的。而且策略逻辑是一致的,我说的很简单它就是一个长线趋势跟踪。但是前几天我也看到有人写了一篇文章是讨论原盛的,就是趋势跟踪一般大家都觉得很简单,因为它的逻辑很简单。但是你真正的能在趋势跟踪这个领域耕耘下去,然后长期的能够做的很好,其实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它最核心的就在于说我永远遵循一个类似的逻辑,然后当市场有机会的时候,我一定要抓住,但是市场没有机会的时候,最重要的就在于你能够通过你的整体风控和多元化配置,然后把你的整体回撤控制的非常好。所以这一点是非常难的。

我们接触很多投资人,他们觉得你们怎么不做其他的或者不做套利等等?其实我们觉得我们更倾向于在我们比较擅长的领域,能够把它耕耘的非常透彻。最起码从目前我们近三年的国内实盘业绩来说,其实还是比较符合我们的预期的。我相信当有机会的时候,我们总是能抓的还不错,没有特别好的机会我们通过一些比较好的风控将回撤控制好。

这个策略我们稍微讲一点,它是一个永远持仓的策略,就是和一些可能大家理解的量化的,比如说它是基于信号的,你信号出现我会去开仓,然后达到了什么止盈止损可能平仓,这样一种逻辑是很直观。但是我们的策略实际上它是一个永远持仓的策略,我们总是看的一些比较大的方向,比如说最近这些品种我总体是偏空,有一些品种总体是偏多,每个品种上我基本上都是持有仓位,而且做配置,当然仓位大小会不一样,每一天我们对仓位会有一些很小的调节,永远都是在做一些调节。这样你就能看出它其实主要是靠你的底仓来获取这种大的商品的方向性的收益,所以它是长线的趋势跟踪。和这种基于信号的策略不同在于,基于信号的总体来说是靠交易获得收益的,因为一般来说相对偏短线一点。可能不一定这个品种一周两周总体到底是涨还是跌,但是中间有涨跌的时候可能通过交易来获取收益。所以总体来说策略的逻辑和它的利润来源是不太一样的。

那就导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这种类型的策略它的容量是非常巨大的,大家对于CTA可能觉得它的容量不大?实际上从海外这种最主流的策略来说,我们的容量在目前国内初步估计应该在100亿左右,就是在100亿的情况下应该不会影响我们太大的收益,这一点可能很多人觉得好像太大了,但实际上确实是这样的。因为我们仓位调节的非常慢而且很细微。但是有人又会问你这么调节万一方向错了怎么办?这其实就是一个综合性的策略层面的问题了,因为你要做反正仓位大小的控制和你整个风控一整套逻辑的设计。

于亮:孔总你这个策略我倒是很感兴趣,现在咱们国内这些量化我已经考察了很多家,几十家肯定是有了,像你这个策略还比较少,你能透露一下今年你们的收益率大概在多少?

孔令坤:我们今年的收益率其实不算很高,不到10个点,但是也是符合我们的预期的。因为这里面我们可以这么解释一下,今年你如果去看文华(音的工业品指数,你会发现它其实总体像7、8月份有一波涨幅,3月份也有一些贸易战导致的明显的跌幅。但实际上它生产还是集中在一些品种上,比如刚才说的化工、PTA、甲醛,黑色里面的焦炭、螺纹钢等等,这里面是有一些机会。但是在我们看来今年它是有一些小机会,因为我们是做全市场的,全部配置的,当然2016年绝对是一个大年,这是肯定的,其实2017年年终商品的行情都比今年要大很多。因为2017年6月份到8月份是全市场整体方向性的机会,所以我们今年的收益率可能横向比较起来并不是特别高,但是符合我们的预期。

我们去年相对总体可能也是5―10个点之间,因为去年可能很多做趋势类的CTA还会亏损。所以我们觉得这两年对于我们这种类型的策略今年相对好一点,可能对于做某些品种的不是全市场布局的,可能会抓到很多机会,也有可能,而且收益率可以做很高。

于亮:建议孔总以后用我们南华商品指数,南华商品指数可能比文华的要更科学,而且可能跟踪南华商品指数你的收益可能会更高,因为文华是刚开始做的,我们南华已经做了十几年。在金融机构里面,南华的商品指数可能更被大家所接受。很多金融机构他们做一些测试干什么的,都用南华商品指数,给你提一个建议。

孔令坤:我们因为有时候看行情,很多时候文华、万德等等。

于亮:万德上有南华。梁总把你们的策略和你们今年的收益情况和你的看法一起都讲讲吧。

梁恩强:因为我主要是做交易那一块的,孔总可能因为他本身是研究策略那一块,我本身负责交易那一块,我只是说一下量化CTA对于我们公司的影响以及展望这个未来,我先简单说一下。

我们公司先从团队开始做起的时候,我们是很简单的一种手动下单。自从公司成立以后,引进了那些技术人才以后,实现了量化技术,现在规模从几千到几个亿这种发展过程,其实都感受到了量化CTA真的是一个社会的发展趋势。CTA引用了量化这种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力的提升,包括提升了交易的速度、交易的效率,以及减少出错率。因为我以前是负责交易那一块,手工难免会有出错,出错了就会导致偏离。但是自从实现了量化交易以后,我们的出错率已经降到几乎为0,但不能说完全。因为我们监控室有一个非常严格的体系,所以我们在某一个环节把可能出错的点都尽量排查。所以实现了我们的策略跟我们的执行就非常吻合。我觉得量化CTA的魅力,它能够让你的盈利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就好像孔总刚才说他的收益是在他们的预期,其实我们也是。我们做那种量化CTA,其实今年的收益比起往年是相对偏低,我们也就大概10个点左右而已。

但其实我依然对未来有更大的憧憬,因为现在公司的团队实力已经增强,使用的策略已经有一定的很大的提升,我们除了做中长线以外,因为中长线毕竟是能容纳比较大的资金量,短线能容纳的资金量是有限的。而且我们毕竟是立足于只做CTA,所以我们要考虑到以后规模扩展的考量,所以必须要以中长线为主。但是短线可以对冲一定的风险,可以起到对冲风险的作用。所以我们以后会加入日内的那些策略等等,我主要是简单说一下,因为我本身不是研究策略的,说到策略那一块肯定没有孔总那么多经验。

于亮:梁总说到扩大规模,你和孔总你们两个的策略在未来扩大规模都是有很大空间的,因为我这个研究了很长时间。因为我们是作为公募的,我们可以作为一个平台,可以对接资金和私募这块一起来做,你们可以做我们投顾来做这块。因为我们不可能资金所有都是我们自己做,我们这有一个投顾业务,这是合规的,我们可以合作。

梁恩强:我们已经拿到了投顾资格,以后有合作机会。

于亮:因为你们这两个策略我还是比较认可,因为我接触了很多操盘手,他们交易水平很高,收益率要高很多。但是他们有一个问题在哪里?他们接纳不了大资金,有的只能做2000万,2000万做的非常好、收益非常高。但如果再给他5000万,他真的做不了。但是做我们公募基金的肯定不满足于几千万的问题,我们现在今年已经是募集的资金到1000个亿了,后期资金会很多的,我们这边会拿出一大块来做CTA这块。

因为我们的大股东南华期货本身大家可能也都知道,这也是在咱们国内期货名列第一列的,这也是作为我们肯定要在期货、量化CTA这块要下力气,要把它做好了,所以说后期我们合作的机会比较多。

另外刚才你提到量化可以提高你的生产力,这一块我特别认同,因为你作为个人主观的交易,有时候说白了你的精力不可能实时都那么好,有时候就疏忽了,有时候疲劳了,也时候你的交易有机会的时候你抓不住。但是作为一个量化程序,它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的。所以说你刚才讲到,自从用了量化以后,做的各方面该做都做到了,这一点我也是特别认同。

我也讲一下这个观点,如果你以前是做主动管理的,你现在用量化来做,能够给你如虎添翼,能够做的更好。但是咱们现在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咱们很多学计算机的,可能他都是硕士或者博士毕业了,他们要做一个量化程序可能都很容易的。但有一个问题,如果在你的交易这方面没有经验,单纯是把这些程序拼凑在一起就来做交易,那绝对是一个灾难。我见了很多,做量化现在很多,如果你只是说我是哪哪计算机博士生毕业,这个程序你这些东西我都能写出来、我都能弄、不需要靠你们我自己搞,不是说没有做好的,也有做好的。但是真正没有交易经验,单纯自己这样去做,恐怕得交不少学费,这是我的一个观点,也供大家思考。

曾总,我给你一个题目,你们也是跟高校合作,我也了解你们跟高校的量化工程实验室有合作,不知道这方面有没有话题可讲的?

曾广沛:这方面还是有一些经验的。比如说本身我们的企业在人大,我们的核心团队里面有人大的博导,负责人大金融量化方面的一些学术。人大的学生现在实际上有一个量化方向的金融专硕,学生实际上是有大量的学习、作业、课题、科研任务。在这个问题上,实际上学校是鼓励学生们去实践。而学生们做的这些事情和我们的研究员做的事情,实际上是一样的。学生们差一点,就是他可能许多机会到实盘验证环节,他永远都是在数据回测。

我们在过去的几年中的一点经验,就是说有一些比较突出的学生,他可以做到一些模型以后,其实对我们策略的补充和优化还是有很大的互补作用。但是他进入到实盘环节,可能会慢一些,但是他能比方说缓解了我们最直观的重复工作的一些事情。另外还有一些思路,是可以提前得到一些验证的。这是对于我们来讲是有这样的补充。

但是对于高校来讲,可能他跟一线,跟咱们实战接触的就更近一些。至少他可以在行情跌荡的时候,可以在交易室里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管理的帐户资产的波动情况,这个可能对他后续对市场的理解,往往对于算法、模型可能有一些学习方法,但是真正对市场的理解是需要从实践中得来的。这样我们对于科研和对于我们自身的工作,高校的教学,有一个大家要互相补充、推动的作用。

于亮:讲到收益率这个问题,刚才梁总、孔总都讲到收益今年接近10%或者到10%,实际上这个收益率虽然在CTA里面我们有时候会觉得这个收益好像是不高,但是实际上作为我们基金公司,我们公募基金一般认为这个收益就很满足了,尤其是大资金的情况下,非常满足了。因为我们接的资金,尤其如果我们要做固定收益,也就是5%―6%这块。很多银行给我们的资金,我们能给他做到6%,他非常满意了。如果我们要是说能够把这个资金接过来,我们能做到接近10%,那这一年是非常好的了。

所以说我觉得如果能一直这样保持下去挺好的,这里面又引申了第三个话题,原来的话题是如何控制风险,我想如何能保证每年达到10%,同时控制比较大的回撤风险或者是什么的?大家可以展开在这个地方讲几句。

孔令坤:如何保证,其实这个也很难说能保证。但是实际上做这种期货为主的CTA交易或者是量化CTA交易,我们觉得因为我们是趋势跟踪为主,所以一般情况下其实你比较容易知道什么时候肯定会赚钱,什么时候可能不太容易赚钱。总的来说,我们一般去参考这种商品类的指数,如果说你能看出它指数会有一些明显的方向性的变化,其实一般是可以赚到钱的。也就是说最简单的,我们觉得像过去的这一两年,CTA的收益率很多还亏钱、很多也不怎么赚钱,特别是2017年,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如果你看一下商品指数会发现,总的来说和2016年底在一条水平线上。那也就表明这个东西总体大的方向并没有出现,你可能赚钱机会没有那么多。

但是我们觉得商品这种东西,它是跟经济周期、跟整个社会发展还有全球的这种地缘政治方面都是有关系的,所以它长期比如说那么多商品平均它价格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也就是它未来总会发生,如果全球经济危机可能会暴跌。如果说经济形势很好,各种都有利,以及某些特定品种库存特别低等等,它必然会上涨。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觉得做这种CTA类的策略,其实永远会有机会,只是说你可能一段时间相对会困难一些。因为这个行情永远是不一样的,和股票确实还是不一样,因为股票特别是像中国没有太明显的做空机制,总体就是买。如果整个经济危机的时候,基本上是不太可能赚钱的。但是期货毕竟不一样,因为它是多空的,理论上反正一年当中总会有一些阶段性的机会能够把握的比较好,其他大部分时间可能主要就是看你系统的风控了。

其实期货交易、主观交易和量化交易、系统化交易,其实本质上都很相似。就在于赚钱和风控是同等重要的,因为我们可能会听到很多一些所谓民间的牛人他们赚钱一下赚了很多,但实际上很多人是守不住的,也就是风控是不行的。所以这两个在期货交易里面是同等重要的,作为一个比较好的量化交易系统,在这方面你做到最好的权衡,赚钱的时候也能赚,但不一定你赚的最多,但是亏钱的时候你一定要把它宏观的非常好,是这样的。

于亮:说白了,我们还得要追求一个稳定的,既然是做量化的,就要追求稳定的收益。实际上因为目前咱们这四场,尤其是股指期货有所限制,我想如果股指期货放开,肯定我们今年的收益要高不少。今年大家看了股指期货的趋势性很强,虽然是跌,如果做股票的,咱们开了两天会,绝大部分都在讨论股市,做股票的肯定很难受,但是我们做CTA的恐怕会很高兴的,这么好的趋势,如果国家要是没限的,肯定你们的收益绝对不止10%。所以说我觉得后面,我也很期望后期除了股指期货要放开,我们有更多的品种要上市。11月26日紫江期货要上了,后面的生猪期货也是非常大的品种,这里面的机会也是非常多的。前一段时间原油期货一上来,就产生了一波很大的上涨的机会。可能大家一般我们都没抓到,因为刚上来大家都比较慎重想看一看,尤其是做量化这块没有更多以前原始的数据作为参考,所以比较慎重的介入,可能这个机会没抓着,但是这个也正常。但是原油后期我想这么大的品种,大家在这方面都会获得正收益。

曾广沛:从风险的角度来讲,其实风险和收益是共生的。我觉得如果要是从降低风险的角度来讲,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调整预期收益,把头寸或者杠杆降下来,这时候我们追求相对稳健的收益,这我觉得是我们在投资里面的核心理念。期货的高杠杆的特点,决定了它可能会有高收益,这是大家都想要的,但实际上高收益和高回撤我们实际上是要找一个平衡的,这是一点。

另外,我们的配置思路可能跟两位稍微有一点差别,虽然我们也是以趋势跟踪为主,但是我们内部更像是多策略的小FOF。我们的标准产品对冲型的或者套利型的或者短线型的都会有一个配置,也是想解决一个核心问题,比如说去年前半年很长一段时间趋势跟踪是出现回撤的。我们的策略可能有耐心等到它变好的一天,但是我们的产品可能只有一年的时间甚至不到一年,这时候对于投资者来讲你需要有办法规避。这时候我们内部通过多策略的组合,从模型上,从投资品种标的上,甚至于到更细一点,到周期、到不同的参数我们都会有一些分散,这样从技术上这个角度,希望能出现我们最理想的状态,最大化的分散风险,这是我们的配置思路。其实现在还有一个量化大家关心的问题,比如说核心大家都是趋势跟踪,当行情来的时候大家都能赚到钱。当市场波动剧烈的时候大家都要止损,可能会出现踩踏的情况。怎么样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机构之间怎么去平衡?怎么让你的策略去适应来匹配,这我觉得是我们后期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这是一个点。

另外实际上我们知道期货有好多它自身的特点,我们都知道的杠杆、双向交易等等。实际上还有一个点很有趣,就是期货在不违反交易规则的前提下,持仓量和成交量是可以无限的,对于股票来讲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特点,筹码是没有上限的。

另外一个有趣的事情,实际上是我们的仓单和库容是有限的,这是确定的。不太明确的成交量、持仓量,这个数据是公开、透明的。和明确的仓单库容以及相对的不透明,这中间是有矛盾的。所有的短期扭曲和长期的价格回归其实都是这个矛盾引起的,我们后期还有私募会在基本面做一些量化的工作,也想用它来解释比如说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典型2015年黑色的套利包括去年也有一些品种,这种极端情况下我们做量化的纯数学模式、纯数据解释不了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种被动的情况,这可能是我们后期的思路。

于亮:你们自己内部形成FOF的系统这个倒是不错,不同的策略组合搭配可能能够更好的获得稳定收益。实际上这块我们也在做,只不过是在用MOM的方式做。我们用MOM的方式也是搭配不同的策略,就是各种策略。比如说像孔总的这种策略、梁总的策略,他们的策略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这也是可以搭配起来的。比如说我们可能还有跟其他的那些私募有做一些其他策略,比如说套利的策略,还有期限方面也属于套利,这种策略我们形成FOF的形式,这样可以容纳很大的资金。

今天讨论的主题是量化CTA,用量化这块主动管理的容纳的资金更大,这也解决了我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必须要资金量大。刚才孔总说100个亿,实际上你的策略如果要是说比较全的话,或者是我这作为我们基金这块,如果找到这些私募做不同的策略足够多的话,100个亿甚至更多的都可以容纳下来。

这样咱们最后一个话题,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长和短,对未来的量化CTA大家还有什么要讲的?

孔令坤:我就讲一点,2018年年初的时候我当时给一些投资人发过一些东西,因为当时海外的那些大型的比如说一些养老基金,他们2017年年底的时候开始减配比如说股市,美股为主的,然后开始配置一些宏观类的、CTA类的也就是风险分散的资产或者海外把它叫做危机保护的一些策略。我当时觉得,2018年对于国内来说实际上因为2017年整体CTA相对一般,2017年大盘股也相对很好,所以2018年年初的时候其实大部分资金大家都跑到股市里面去了。我当时觉得一般是越好的时候实际上你越是要降低一点,其实这个逆向思维非常有道理,越好的时候你越应该降低一些风险,分配一点到其他能够分散整体风险的策略里面。现在看来确实,如果说今年年初一些机构相应的少配置股票、多配置一些CTA,那今年就是一个很好的年份。

对于未来,其实大家最关注的是未来,我们其实永远是一个观点,就是说CTA这种策略特别是量化CTA策略在海外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策略,它在总体私募里面平均占比在20%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它是一个非常大的资产,风险保护资产。所以长期来说国内的资管机构无论怎么样,我觉得慢慢的可能大家应该逐渐习惯于,你有100块钱,你20块钱就是应该配在CTA的。只有到了那一步,而不是像现在很多人、很多机构也一样总体还是比较追逐热点,2016年CTA特别好,很多人一窝蜂全部来追逐CTA,这也不是很理性的。你参考相对比较成熟的做法,总体仓位20%、30%配CTA,其他的配权益类、固收类的都没有问题。但是分散风险,在特别狂热的时候自己稍微冷静一点永远是正确的。

所以2019年我们觉得CTA的机会肯定会有,至于说收益率多高我们不好去预测,但是我们感觉2019年全球的政治风险以及国内的经济宏观形势等等,其实会有很多商品里面会有很多机会。

于亮:梁总?

梁恩强:其实有一点吃亏,在孔总后面经常想到的东西都被孔总说了。因为我觉得孔总说的话都比较有哲理性,观点也比较符合现在的社会状态。其实我想补充一点,我个人还是觉得量化CTA在国内才那么几年,那么短的时间,相对于国外它发展那么多年,肯定我们这边是相对不成熟。但是对很多私募机构来说,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在这个社会逐渐也会淘汰一些,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淘汰一部分那些不能适应这个发展步伐的。但是总体来说,量化CTA肯定也会成为主流,而且会对于整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我认为还是值得大家去朝这个方向去努力,所以我还是很看好。

于亮:梁总说的是对的,虽然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整个两天会议最后一个环节,但是往往好的是留在最后的。这两天我基本上都参加了,前面的讲的很精彩,但是我对我们的CTA更感兴趣,我们有更多优势。现在做股票要放杠杆还要融资,你还要付出融资的利息、费用,我们期货天然就有杠杆,不需要付任何的融资成本,而且我们当天可以平仓、多空都可以做。所以我觉得我们肯定未来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国,更有发展的空间。

梁恩强:我很赞成你的看法,特别是以后股指期货一旦放开,因为我们本身的优势更大在股指期货,如果一旦股指期货放开我们的业绩表现会更加亮眼。

于亮:股指期货现在被限了,很多人都在等待放开的机会,也有很多人在小的资金、小的仓位,现在用一些规避的方式也在做,收益率也非常好。唯一一个缺点,他没办法把资金放开,因为有限仓的原因。所以尤其是对你们比较大的私募机构,可能有限制,但是个人要拿点资金做还是可以。

曾广沛:实际上从短期来看,我们觉得我们量化机构其实要解决比如说量化之间的竞争和生存的问题,因为现在市场的主流投资机构已经变成机构投资者了,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我觉得当某些极端情况,它只要出现了就是合理的,量化不能解释的时候,你怎么去通过其他的方法来规避?比如说我们想从基本面再做一些模型出来,这是从我们短期来看。长期来看,实际上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因为我本身整个职业生涯都是在期货这个行业,从很多年前我们期货公司被认定为金融服务机构,当时期货理财或者期货资管完全是不能提的事情,从开始试点到业务放开,到最近几年已经开始在讨论大类资产配置,在把期货放进去。刚才讨论我们比国外低很多,实际上这就是我们的空间,我们所有做量化、做CTA的人,这其实是最终我们所要坚持不懈的付出努力的,我也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于亮:这个环节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 上一篇:基金小镇打造京港双向投资促进平台
  • 下一篇:苏伟年:使用自动化的经纪商的优势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