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股市震荡调整,ETF的规模却一路逆势上涨。据华夏基金统计,截至2017年年末,全行业ETF规模约为2050亿元,而目前整个行业ETF规模已经达到3500亿元左右,增幅超过50%,成为整个市场的亮点。
对此,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监徐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市场点位比较低,中长期配置价值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另一方面,ETF具有低成本、交易便利、透明等优势,是做资产配置的一个好工具。
此外,本轮ETF规模增加,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都属于比较活跃的状态。虽然仍然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但个人投资者增速也是非常快的。
抄底资金涌入
ETF规模迅速增长
对于今年以来ETF规模高速增长,徐猛认为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随着市场估值不断下移,正在接近底部,出现了一定的投资机会。目前上证50指数PE不到10倍,沪深300指数PE也在10倍附近,中证500指数的PE稍高,大概在20倍左右,也处在绝对低位,对资金的吸引力提升,给投资者投资ETF提供了很高的安全边际。
二是政策环境对股市较为友好,积极因素不断积累。近期,个税改革、纾困基金、鼓励回购、严格限制停牌时间、鼓励资金入市等都表达了政策对股市的力挺,促成了一波反弹,未来反弹有可能持续。
三是从成交状况来看,市场情绪在改善。一方面,近期沪深两市的成交量和成交额都显著增大。另一方面,近期外围市场下跌时,A股却显得较为坚挺。即使10月份社融数据大幅不及预期,市场也未明显出现下行,这从侧面证明了风险偏好的提升。
此外,徐猛还认为,资金之所以选择使用ETF抄底股市,主要因为ETF有三大优势:一是成本低,ETF的管理费通常只有0.5%,比一般的主动型基金要低得多。在二级市场,买卖ETF没有印花税,有券商甚至取消了针对ETF的最低手续费限制,因此交易和持有ETF的成本都很低。二是ETF持仓透明,ETF严格复制指数,都是满仓成分股,投资目标明确,资金使用效率高。而主动型基金持仓不透明,抄底不确定性较大。三是风散风险,ETF跟踪指数,买的是一篮子股票,可以有效过滤投资个股的巨幅波动和其它不可控风险。
机构投资者仍是主力
个人投资者增速更快
对于今年以来ETF规模持续增长,市场最关心的除了增长原因外,还有投资者结构。
对此,徐猛通过研究华夏上证50(510050,基金吧)ETF的持仓增长情况发现,从持仓结构来看,机构占比为80%左右,今年申购占比也高达65%,但较去年的总体占比84%略有下降,机构持仓在下降,说明个人增速比机构增速要大。
所以本轮ETF规模增加,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都属于比较活跃的状态。虽然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但个人投资者增速也是非常快的,这可能是我们平常没有关注到的一点。
此外,机构投资者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2016年以前,ETF发展较为缓慢,参与主体基本都是保险、社保这样的风险偏好不是很高的投资机构。但是本轮ETF规模增长,申购者范围大为扩展。保险、养老金等仍是申购主体,配置比例在大幅提高;一些炒短线的私募机构也涌入了ETF,这在以前并不明显;随着上证50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和50ETF期权的发展,套利者也大量涌入ETF。
流动性是ETF的核心竞争力
龙头品种更受青睐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资金持续流入ETF还有一个特点,90%的资金流入宽基指数,如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及创业板等指数。资金在选择具体ETF品种时,往往青睐行业内规模大、流动性好的头部ETF产品。
对此,徐猛认为,ETF同质化是普遍现象,竞争的核心在于流动性,某种程度上,流动性就是ETF的生命。
徐猛表示,对投资者而言,规模差不多的话,作为一个工具型产品,投资者的用户体验就是流动性,最后收益每一家公司的ETF产品都差不多,最大感觉不一样的就是买卖时的成本,这是我们正在集中资源重点做的一个事情。华夏基金正在积极与相关券商合作,努力提升公司相关ETF的流动性。通过合作,华夏沪深300ETF的流动性得到了显著改善,交易额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