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洋私募盼放宽QFII投资范围 外资流入或再加速

时间:2018-12-25 17:28:57

近期有报道称,监管召集部分外资私募机构征求意见,讨论将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范围扩大至境内的外资私募机构。

对此,某境内外资私募机构市场部负责人回应第一财经记者称,这一讨论已经持续很久,但尚未有确定的消息,外资在积极争取,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基金业协会”)也持支持的态度,最终还要看监管的态度。

另一家外资私募机构中国业务首席代表也回应记者表示,放宽QFII募资渠道的确有可能,但除了基金业协会和证监会的支持外,最终需外管局调整当前QFII的投资范围等监管规定。

2016年6月30日,基金业协会发布《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企业(WFOE)申请登记成为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截至目前,几家WFOE已经先后完成登记成为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WFOEPFM),并发行了股、债、商品等私募证券基金产品。

记者了解到,目前海外资金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配置兴趣浓厚,若新规落地,不仅洋私募将拓宽募资渠道、加速在华业务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也有望迎来更多外资流入,外资机构将进一步丰富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和投资风格。

洋私募或拓宽募资渠道

此前,外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中国境内发行、投资于境内市场的产品也只能在境内募集资金。然而,由于外资机构初来乍到,业绩曲线尚不完整,中国境内客户对外资基金管理人也缺乏了解,需要一定的观察期。而大多在2017年备案、2018年发行产品的外资私募更是在最艰难的时点入市――2017年,中国债市经历去杠杆的冲击,利率债巨震持续,之后信用违约事件不断;2018年开始,受到外部不确定性影响,A股从年内最高点3557点下挫至2500点附近,外资私募在募资方面也遇到一些困难。

目前,QFII这一募资渠道并不适用于投资境内外资私募基金的产品。通力律师事务所此前提及,QFII/RQFII的投资范围包括境内的“证券投资基金”,且虽然经修订并于2013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已经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纳入证券投资基金的范畴,但是QFII/RQFII实施规定的公布并开始施行之日早于前述日期。因此,严格来说,QFII/RQFII实施规定中的“证券投资基金”从立法背景看仅指公募证券投资基金。

2015年开始,中国证监会有条件地允许QFII/RQFII投资与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发行的特定客户资管计划以及证券公司的集合资管计划。除此之外,暂无其他放宽QFII/RQFII投资范围的监管口径。因此,目前QFII/RQFII尚不可以投资于外资私募发行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外资的A股WFOE产品净值出现不同程度的回撤,尽管不少洋私募仍大幅跑赢基准,但由于市场情绪仍较为低迷,因此吸纳新资金存在一定挑战;外资债基经历动荡,部分仍为正收益,但境内客户仍偏好股基,因此募资情况也并不理想。

不过,这些外资机构皆为海外知名资管巨头,在海外募资能力较强,瑞银、安本、贝莱德、惠理多年前已经在离岸市场发行过投资于A股的公募基金产品,即通过QFII额度进行投资。

记者多方了解,以A股为例,尽管洋私募的境内产品募集情况并不如预期乐观,但近期这些洋私募所在机构在海外发行的A股公募基金仍受到外资的认购,海外资金仍然对中国资本市持乐观态度。

记者从多家资管机构了解到,近期路演情况显示,尽管中国经济仍然存在下行压力和外部不确定性,但海外投资者认为其他市场的风险正在上升,因此开始更多关注A股的机遇。“境外养老基金、主权基金增加了对海外A股基金的配置,此前其A股持有比例太低,因此持仓大概率上升。”安本标准投资管理(Aberdeen)中国股票投资主管姚鸿耀近期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

外资持续加码布局中国

外资机构对于布局中国市场的意愿非常坚定,并对先期开拓市场的潜在挑战早有预期,外资希望在中国也绝不仅仅是“洋私募”。有消息称,中国监管层未来有望向外资发放公募基金牌照。此外,外资资管机构也可能以合资方式在华先寻求控股,3年后设立100%独资资管机构。

目前,洋私募的主要任务仍然是跑出业绩曲线,同时加速组建、扩充投研团队。

富达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李少杰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不可以小看人员配备这一点,这是所有WFOE在中国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如果没有符合本机构投资理念且经过机构自身长期培养的投研人员,或只是采取人员外包的模式,很难在中国本土快速发行产品。”他也认为,对于外资的挑战并不在于对中国市场的投研能力输于中资机构,而是对中国本土投资者偏好的了解仍待提升。

不可忽视的是,外资加速流入中国市场的趋势将中长期持续。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投资策略总监王昕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批‘洋私募’,除了少量的量化对冲、CTA策略外,纯做多的基本面选股策略仍为主流,在单边下挫的行情中很难获得正收益。”但他也认为,外资对A股配置的脚步并不会停下,“外资普遍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短期受去杠杆和股权质押风险影响,但具备长期投资的价值,当前估值水平接近历史上较低位置。且随着MSCI、富时罗素纳入A股的节奏加快,A股将成为全球基金管理人不可忽略的市场,我们预计,MSCI全部纳入A股需要约5年时间,富时罗素纳入A股则将在9个月内全部完成。”

同时,外资也将加速流入中国债市。瑞银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布里斯科(HaydenBriscoe)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截至2018年10月末,以人民币计算,彭博巴克莱中国综合指数回报率超过7.11%。中国债券纳入该指数后在全球债市中的占比约6%,预计带动约2500亿美元流入中国债市。而随着穆迪、标普、惠誉等外资评级机构未来被批准在华展开评级业务,外资配置中国境内信用债的趋势也将逐步形成。

  • 上一篇:交易策略加持固收投资 明年债市仍存机会
  • 下一篇:2018年基金业脉象:悲情、迷茫与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