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合中”、“金合华”、“金合振”、“金合兴”、“金合同”、“金合荣”……第一创业控股基金子公司近日迎来“对仗整齐”的6位新股东。
在监管层鼓励依法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的背景下,基金公司股权激励持续扩容。
“金合中”、“金合华”、“金合振”、“金合兴”、“金合同”、“金合荣”……第一创业控股基金子公司近日迎来“对仗整齐”的6位新股东。
第一创业于12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创金合信”)变更股权获证监会批复,6家合伙企业新晋为创金合信股东。第一创业未参与此次增资扩股,在创金合信注册资本由原来的1.7亿元增至2.33亿元后,公司持股比例由70%变为51.0729%。
股权变更获批
12月24日,第一创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创金合信收到证监会《关于核准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股权的批复》,核准深圳市金合中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金合华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金合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金合兴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金合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金合荣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认购创金合信的新增注册资本合计2.33亿元。
此前,证监会已于官网发布核准创金合信股权变更的批复公告。
记者查阅天眼查发现,创金合信基金原有的股权结构较为简单,仅有第一创业、深圳市金合信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金合信”)两位股东,分别持有1.19亿股、5100万股,持股比例依次为70%、30%。
增资扩股完成后,创金合信控股股东依然为第一创业,持股比例由70%稀释至51.07%;第二大股东为金合信,即原有核心员工持股平台,持股比例由30%稀释至21.89%。其股权结构更新为:
而原来的2家股东被稀释的股份,均匀地分给新晋的6家合伙企业股东,即他们各自出资1050万元,持股比例均为4.51%。
“就员工持股而言,一个有限合伙企业上限是50人,如果激励对象太多,一个有限合伙企业是无法满足需要的。”北大纵横股权激励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豆园园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也就是说,在原有核心员工持股份额的基础之上,创金合信股权激励比例已经迅速增至49%。
留住员工“下血本”
据悉,创金合信成立于2014年7月9日,注册资本1.7亿元,为第一创业的控股子公司,是第一家成立之初便实现员工持股的基金公司。
核心员工大举持股,与创金合信自成立之初倡导的合伙理念相关。公司官网资料显示,创金合信基金倡导合伙文化,实施合伙制,员工基于第一创业证券创金资产团队。
49%已逼近控股权边界,可谓不能再多。第一创业为何不惜被稀释股份,也要猛增创金合信的核心员工持股份额呢?
“公募基金是高智力服务行业,属于卖‘脑袋’而非卖实物,高管人员的流动对基金公司影响非常大,可谓90%资产都是人。”豆园园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传统基金的激励方式为管理费,激励方式落后,激励机制单一,短期的薪酬激励与投资项目的长周期不匹配。因此,需要长效激励机制。”
根据第一创业2017年年报,创金合信主要从事公募基金和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截至2017年12月31日,创金合信受托管理资金总额3961.5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41.59亿元,增幅达23.03%。
财务数据显示,创金合信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0.42亿元,相较上年分别增长51.13%、29.18%。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至三季度末,创金合信直接管理的资产规模为3691.78亿元。其中,公募基金132.39亿元;专户规模3559.71亿元,前三季度创金合信月均专户管理规模是3551.81亿元,位居行业第二。
(国际金融报记者 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