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剑明
近期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政策越来越密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姿态,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各路英豪尽欢颜。在时隔五年QFII总额度还有1/3富余背景下,外汇管理局就实施翻倍式扩大规模举措,由此可以看出,管理层为未来市场进一步开放预留下充足的缓释空间。
当然,外资进入管道还包括RQFII、北上通道、国际指数基金等在内,这些都属于基础性制度,过去两年应该说有了长足进步。不仅资金进得来,而且还留得住,更重要的是在落子节点上,同样也花费了一番功夫。比如,QFII的同胞兄弟QDII,虽然在使用额度总量上两者几乎齐平,但“出生证”明显晚了两年多才发。这次同样,在A股相对疲弱时刻,单方面先把QFII额度提升,市场应该能够变相地感受到政策的温度。
与此同时,不少观察人士指出,额度不等于金额,两者不能混淆。笔者完全同意,历史永远是螺旋式上升,未来指数的上涨,对于今天的投资者来说没有实际意义。更何况此前的1500亿美元的入市额度中,还有近500亿美元没被“领用”,所以昨日下午市场仍然我行我素,这让不少乐观者好不容易重新燃起的“小宇宙”,瞬间就被打落到地板上。
笔者认为应该理性地看待外资进入,他们不是救世主,也不可能成为救世主,而是应该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花精力虚心学习成功经验,并在制度层面筑牢篱笆。比如,广义口径统计下的外资,持有A股市值已超万亿元,但持有的股票集中度却相当高,前40大重仓股压了超过六成仓位。要知道,他们是各自为政分散投资,不受制于同一股东或统一管理,然而风格却十分相近。操作上低换手率、考核机制长期化、重视企业现金流等一系列教科书式理念,在实际行动中得到一一贯彻。再比如,有统计数据显示,十几年来QFII年化收益率高达20%以上,究其原因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价值投资”。
说起来容易,在诱惑面前真要坚守阵地谈何容易,就拿ST长油来说,就能让熟悉中国文化的投资者举例三天。国企,而且是央企背景,行业周期让他连续亏损三年,但几年后重新又“游”回来了,并且还带来数倍的投资红利。面对此景此境,你是放弃呢?还是去搏一把?
成熟的投资理念就是要抛开杂念,关注企业自身财务状况,重视经营数据和行业推演逻辑,这虽然是“笨办法”,不懂得变通和缺乏跳跃性思维,但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爬,居然都把天赋异禀的“聪明人”甩在身后,这才是真正的榜样。好在,随着外资深度参与后,我们一方面在总结经验教训,比如外资用以对冲风险的工具明显比内资灵活,这样可以及时修正制约阻力;另一方面制度保障也在加速落地,由此,可以为未来更大范围的开放积累经验。
2019年,注定不平凡。这一年,中国资本市场将加速国际化!
(作者为中证焦桐共享金融研究院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