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基协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135家机构管理的公募资产合计约为13.03万亿元,环比11月底减少4.23%,同比2017年底增加12.37%。
其中货币基金单月缩水6383亿元,规模环比减少7.73%。同时,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份额规模均环比增加,分别增3.71%和4.91%。
附图:2018年底公募基金市场数据
据统计,12月流向股票基金的增量资金中,超80%加仓了ETF。其中工银瑞信上证50ETF吸金113.51亿元,华夏上证50ETF吸金约32亿元。2019年以来,上证50累计已上涨9.01%。
“余额宝们”失宠
2018年12月,货币基金规模单月缩水超6382亿元,创历史单月缩水第三高。此前9月份,货基当月缩水达6914亿元,创下历史单月缩水新高。
附图:货基流出规模前十的月份
华东某公募基金市场人士表示,12月货基规模大幅减少,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或许与(货基)收益率不高,投资者申购积极性较低有关;
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是季末效应。机构通常会在季末大规模赎回,并在次月再回买。
以天弘余额宝为例,2018年12月,其7日年化收益率基本维持在2.53%~2.64%区间波动。
此前天弘余额宝基金经理王登峰在四季报中表示,四季度通胀压力和滞涨预期均明显回落,基本面呈现出明显有利债市的组合。
由于基本面下行迹象愈加显著、宽信用乐观预期出现预期差,以及股市下跌引发风险偏好显著回落,债券收益率四季度整体呈现加速下行,并创下本轮收益率新低。
资金面方面,王登峰认为,四季度资金面整体维持适度宽松,但是期间央行也曾停止逆回购操作长达36个交易日之久,表明央行更希望保持松紧适度,无意使得资金面过度宽松。
债基人气不减
作为2018年整体表现较好的资产之一,债券基金人气不减。12月再实现份额规模和净值规模的双丰收。
截至12月底,债基数量达1172只,净值规模超2.26万亿元,环比增长1038亿元。
此前11月份,债券基金净值规模历史上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全年来看,债基规模同比大幅增长54.49%。
具体来看,12月有55只新债基成立,成立规模839.27亿份。其中9只首募规模超过30亿份,浦银安盛盛融定开债募集规模超100亿份。
附图:12月成立规模超30亿份的债基
12月份,国内债市继续高歌猛进,其中十年期国债期货再创两年来新高。
ETF成加仓首选
12月份,A股高开低走,全月几乎一路单边下行,沪深300指数期间下跌5.11%。
但市场非但没有恐慌,投资者风险偏好反而“逆市”升高。当月股票基金份额环比增长3.71%,混合基金份额规模也仅环比减少0.47%。
具体来看,12月份有12只股票基金成立,成立规模151.3亿份。其中工银瑞信上证50ETF等5只ETF成立规模合计达到129.92亿份,占比约86%。
另外,以股票基金11月底8354.07亿元的净值规模为基础,按其通常采用的业绩基准――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估算收益,再扣除当月新成立基金规模,计算下来,12月份约有166亿元增量资金申购处于存续状态的股票基金。
其中,152只正常运作的ETF合计吸金约145亿元,占到增量资金的87%左右。
再从份额变化角度看,扣除新成立基金外,12月份股票基金份额净增加了125.07亿份;而当月152只ETF规模增加88.85亿份,占比约71%。
附图:12月获资金加仓较多的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