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MSCI扩容效应:ETF资金率先入场 主动型基金“慢一拍”

时间:2019-03-05 17:42:50

本报记者陈植上海报道

导读

在多位海外对冲基金人士看来,过去两天加仓A股的海外资金,主要还是跟踪MSCI全球基准指数权重变化进行被动调仓的ETF资金为主。

随着3月1日MSCI明晟公司决定分阶段将中国A股在MSCI全球基准指数中的纳入因子扩大至20%,海外投资机构加仓A股的最新动向同样被不少国际对冲基金密切关注着。

“对很多已加仓A股的海外对冲基金而言,这影响着他们此前抢筹策略的获利幅度高低,对尚未加仓A股的海外投资机构而言,这也影响着他们何时入场。”一家美国新兴市场投资型对冲基金经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

“目前而言,除了跟踪MSCI全球基准指数权重变化进行被动调仓的ETF机构正在加仓相应的A股头寸,众多主动型基金(包括对冲基金)的加仓速度还不会那么快。”宏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组合策略师ChuckTomes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究其原因,当前A股市场对套期保值和衍生品等风险对冲工具的强监管,以及综合账户交易机制的“缺失”,可能导致这些主动型基金暂时选择观望。

“A股要借MSCI全球基准指数抬高A股权重机会吸引更多长期海外资金入场,完善配套措施正变得刻不容缓。”上述美国对冲基金经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

被动投资型资金“先入场”

在多位海外对冲基金人士看来,过去两天加仓A股的海外资金,主要还是跟踪MSCI全球基准指数权重变化进行被动调仓的ETF资金为主。

目前,跟踪MSCI全球基准指数的全球各类投资机构资金规模达到约14万亿美元,其中有15%-20%属于被动型投资的ETF资金,其余则以主动型基金资金为主。

“我们预计可能约有逾20亿美元海外ETF资金会在MSCI全球基准指数抬高A股权重后一周内加仓相应的A股头寸与相关股票,因为这类被动投资资金更关注如何能精准复制指数,以最大限度降低跟踪误差。”上述美国对冲基金经理透露。相比而言,主动型基金的入场可能会“慢一拍”,究其原因,尽管这类基金将MSCI全球基准指数视为业绩基准参考指标,但他们不会全部复制指数权重,而是根据各个国家股市波动状况,纳入指数的权重股发展前景,股票估值高低等动态变化,进行相应的股票仓位调整,以此获得最大化的超额收益与最小化的投资风险。

一位熟悉海外基金投资策略的国内大型私募基金经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其实主动型基金对A股的配置步伐,一直都比较慢。但如今,20%纳入因子意味着A股占整个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实际纳入比例上升至约9%,对主动型基金业绩基准考核的影响力骤然增加不少,迫使他们不得不考虑加仓A股。

一位跟踪MSCI全球基准指数的欧洲对冲基金经理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目前他所在的对冲基金内部正在讨论加仓A股的具体操作策略,但由于A股市场对套期保值和衍生品等风险对冲工具的强监管,以及综合账户交易机制的“缺失”,令整个基金交易团队还无法下决心迅速加仓A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事实上,围绕A股套期保值和衍生品等风险对冲工具的监管放宽,相关部门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包括去年底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调保证金比例;近期中国相关部门还将QFII、RQFII投资范围扩大至金融期货、商品期货、期权等具体品种。

“若我们将9%基金资产配置到A股,可能需要对逾千万美元A股持仓风险进行风险对冲,其中还会采取一些带有买涨/买跌趋势的套期保值策略,这很可能被视为存在投机成分。”这位欧洲对冲基金经理不无担心地表示。此外,他们还担心综合账户交易机制的缺乏,让他们无法在一个账户下进行不同策略的A股投资。

“不少主动型基金都遇到类似的烦恼,因此他们转而采取相对简单的A股交易策略,比如开设沪股通深股通单个账户进行指数增强型量化投资,或者精选个股进行配置。”一位香港券商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过随着A股近期大幅上涨,这些主动型基金有可能动起获利退出的念头。

“但据我了解,目前这些主动型基金尚未大举离场,他们更多在进行调仓,比如抛售此前涨幅较大的沪股通个股或一篮子股票,转而买入深股通与创业板股票,押注更多深圳股票纳入MSCI全球基准指数后所带来的股价上涨效应。”他指出。

主动型基金的“顾虑”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A股市场对套期保值和衍生品等风险对冲工具监管较强,但一些主动型基金还是从海外市场找到了A股持仓风险对冲策略。

上述香港券商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海外主动型基金的风险对冲策略,主要分成两种,一是部分偏保守的主动型基金不直接参与A股投资,而是在香港市场买入挂钩A股指数的ETF进行配置,由于香港拥有相对多元化的股指期货产品,他们可以从中选择对冲手里的上述ETF持股风险,二是部分激进的主动型基金一面通过沪股通深股通持有一定金额A股,一面在新加坡等海外市场买入相应的沽空A股期权产品进行风险对冲或套期保值。

在他看来,这种跨地套利交易策略的操作成本极高,一是跨地套利交易操作存在时间差,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套期保值失败而投资亏损,二是境外不少挂钩A股的期权衍生品流动性往往不足,很可能因为资本大鳄狙击而出现行情异动,导致海外基金在衍生品投资领域出现较大亏损,尤其是当前程序化交易日益流行的今天,这种行情异动很可能是程序化交易模型的集体止损抛售引发。

“事实上,若没有十足的风控把握,通常主动型基金不大敢进行大规模的跨地套利交易,但在缺乏完美风险对冲工具的情况下,这些基金配置A股的热情也会受较大冲击。”这位香港券商人士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多数主动型基金还担心A股与海外市场互联互通之下的交易假期风险。

ChuckTomes透露,因此多数主动型基金依然希望能将风险对冲工具与A股持仓策略放在一个市场(即境内股市)操作,如此能一次性彻底解决上述诸多顾虑,但这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编辑:包芳鸣)

  • 上一篇:对冲基金借A股大涨 买涨人民币算盘“落空” 多空博弈现微妙平衡
  • 下一篇:公募基金:A股短期不排除回调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