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王明山
A股指数在今年的反弹行情中,于3月中旬踩下了“急刹车”,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沪指一直围绕3100点上下震荡。不过,沪深两市交易量在此期间一直居高不下,也表明各路资金在背后博弈;最新公布的ETF场内流通份额显示,近一个月里,已经有140亿元资金重新回流到ETF市场。
震荡行情下,ETF产品再次显示出强大的吸金能力,细分行业ETF尤甚。《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近一个月(3月15日至4月14日)的20个交易日里,有15只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均获得上亿份净申购,按照每天的基金净值计算,所有ETF产品获得140.13亿元的净申购。
资金青睐细分行业ETF
15只产品净申购超亿份
ETF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简称,它结合了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运作特点,投资者既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购或赎回基金份额,同时,又可以像封闭式基金一样在二级市场上按市场价格买卖ETF份额。于是,投资者可以在ETF市场价格与基金单位净值之间存在差价时进行套利交易,这也使得ETF避免了封闭式基金普遍存在的折价问题。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伴随着A股市场在近一个月的震荡行情中,投资者在场内申购ETF基金的热情又被重新点燃,部分ETF的基金份额在短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扩张。据东方财富(300059)Choice数据梳理发现,在近一个月(3月15日至4月14日)的20个交易日里,有15只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均获得上亿份净申购。
由于ETF产品的最新规模和最新单位净值会在每一个交易日结束后随时公布,于是在场内申购、赎回ETF产品的资金量也可以测算出来。记者按照ETF产品当天的基金净值,在每一个交易日ETF份额的变化计算,所有ETF产品获得140.13亿元的净申购。
细分行业ETF表现出尤为强大的吸金能力。其中,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国泰中证军工ETF、华宝中证银行ETF、广发信息技术ETF和南方中证全指证券ETF均在近一个月获得了超过2亿份的场内规模净增长,按照相应的基金单位净值测算,6只细分行业ETF合计获得超过44亿元资金净申购。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3只规模暴涨的证券ETF――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和南方中证全指证券ETF,更是在今年以来斩获了极高的回报率,尤其是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该基金的场内流通份额在近一个月由40.82亿份增至59.3亿份,累计获得18.48亿元资金净申购,该基金在今年以来也取得了50.29%的回报率。
机构资金快速入场
霸占公募头部ETF产品
近一个月规模增长最多的ETF产品,却并非是细分行业ETF产品,也不是已经初具规模的头部ETF,而是一只份额为7.93亿份的国寿安保沪深ETF。在近一个月(3月15日至4月14日)该基金的份额从7.93亿元快速增至47.47亿元,按照基金净值测算,共有39.54亿元资金快速涌入该ETF产品。
按照此前的经验判断,既有可能是大量机构资金快速申购了该基金,39.54亿元资金于个人投资者的比例不会很高。实际上,对于ETF产品来说,机构投资者比例较高也意味着该基金的规模相对不稳定,这些机构资金容易在股市行情出现短期震荡时,择时操作。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公募基金市场上规模较高的头部ETF产品,在其背后均有较高比例的机构投资者,机构资金正在加快占领公募头部ETF产品。
排除货币型ETF产品外,截至今年4月12日,场内流通份额最高的ETF是博时央企结构调整ETF,该基金的最新场内流通份额为211.19亿份。不过,按照该基金2018年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该ETF产品背后的机构投资者比例高达99.2%。
考虑到央企结构调整ETF的特殊性,另外两只规模庞大的央企ETF背后也是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华夏上证50(510050)ETF在长期以来一直是公募基金市场上规模最高的权益型ETF产品,截至4月12日,该基金的最新份额为157.93亿份,背后的机构投资者比例占比高达68.64%,相较去年半年报时的74.4%略有下降。
华夏上证50ETF2018年年报显示,中央汇金仍是该基金的最大持有人,持有该基金67.46亿份,紧随其后的是国泰君安、华夏上证50联接、中国人寿(601628)和中信证券(600030)。
而机构投资者比例略降的现象,也能够从该基金的持股户数中找到原因:去年下半年,该基金的持有人从15.72亿户增至22.2亿户,个人投资者贡献资金相对较少,也使得个人资金占比的抬升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