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最新数据显示,公募基金总规模连增两月后,于3月末大降约3400亿元,退至13.94万亿元。其中,货基规模大幅缩水,单月缩水超5000亿元,而股基、混基均呈现微增,其中股基规模逼近万亿元。
货基规模大起大落
此前,货基规模已连续两个月呈现增长。中基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底和2月底,货基规模分别环比增长约5300亿元和2200亿元。而今年3月底,货基增长势头不再,规模环比下降约5082亿元,降至约7.86万亿元。
为何货基规模连增两月后,出现下滑现象?
格上财富专户资管部张婷对记者表示:“历年1月份和2月份都是货币基金规模上涨的高峰期,春节假期大多在2月份,春节之前一般企业的现金流比较紧张,居民的现金需求也会相应增加,资金需求的增加会使得银行间利率走高,货币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也相应增加。另外,货币基金节假日期间仍会有收益,而二级市场其他资产不会有收益,很多投资者有持币过年的需求。”
而3月份货币基金规模下降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在央行多次降准后,银行间的流动性相对充裕,货币基金收益率下滑幅度较大,叠加今年以来股市的赚钱效应增加,货币基金规模出现缩水;另一方面,货币基金收益率不断走低,同时银行类货币产品的吸引力相对增强,在3月份快速增长,对货币基金规模有一定挤压效应。”张婷表示。
在货基收益率方面,根据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的统计,截至4月30日,目前市场上存续的货币市场基金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2.50%,较年初的3.45%下跌近1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水平。
此外,市场行情回暖也是货基规模下滑的原因之一。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研究员张碧璇对记者表示:“自年初以来,权益市场的快速拉升带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偏股型基金的赚钱效应开始显现,一些货币市场基金的持有人选择赎回,或转换成其他收益率更高的基金。”
股基规模连增3个月
不同类型基金“此消彼长”。货基规模缩水,股基、混基规模则连续3个月增长。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股基规模约为9970亿元,逼近万亿元。1-3月,股基规模分别环比增长约260亿元、980亿元和485亿元。此外,混基规模也呈现微增趋势,3月底环比增长约819亿元,增至1.58万亿元。
“股基规模的上涨主要是源于A股市场的上涨以及情绪的好转。”张婷进一步表示,“一方面,各大指数上涨幅度较大,权益类基金的规模随之大涨,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另一方面,市场情绪好转,很多投资者进行权益类基金的投资,也对股基有较大的助力。”
张碧璇也认为,偏股型基金规模的增长主要是受二级市场向好刺激,尤其是在当前债券市场相对疲软、货币市场收益率连续下行的环境下,权益类资产的赚钱效应凸显,带动投资者对权益类基金的关注增加。
“此外,随着科创板开板的临近,一些未能达到科创板投资门槛的投资者也倾向于借道公募基金参与科创板投资,从而一定程度上推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张碧璇表示。
后市行情值得期待
股基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张婷表示,未来股票型基金的规模变化,很大程度上会依赖于市场的上涨以及投资情绪的变化。
上海证券认为,后市分歧加大,但总体来看,2019年市场已经进入长期投资布局期。“短期上涨过快使得市场承受一定回落压力,但整体行情值得期待,后续行情演绎焦点将逐步从货币政策宽松带来的无风险利率下行,转移到企业盈利增速情况,趋势性机会暂时不会出现,结构性机会丰富。”
在基金投资方面,国金证券(600109)认为,对于基金投资继续以相对积极的心态和权益仓位进行参与,在基金产品的选择上可从长期视角出发,对于擅长把握结构性行情、选股能力突出的品种进行重点配置。与此同时,发挥灵活型产品对市场节奏的把握能力。
具体来看,对于5月的基金投资策略,上海证券认为,应以配置的眼光选择基金。在权益基金方面,建议注重风险控制能力,在波动较大的市场中,保留前期胜利果实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建议注重基金的选股能力,主要投资机会集中在战略新兴产业基金、由基本面支撑的估值洼地(周期板块如建材、钢铁、有色等行业)和中大盘价值型基金三个方面。
在固定收益基金方面,上海证券认为,在基本面和政策面的支撑下,债市仍处在慢牛之中,短期可能震荡,且未来上涨空间有所减小。但转债市场表现良好,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可关注其机会。
QDII基金方面,在目前政策对经济托底、估值具备吸引力的情况下,香港市场的优势逐渐得到体现,虽短期可能面临小幅波动,但中长期来看港股QDII值得期待。此外,黄金等避险资产具有配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