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2800点的指数基金,属于散户的“核心资产”

时间:2019-05-14

文/张俊鸣

在前期股指上涨中,追求领涨、快涨是许多散户的目标,而近期的一波回调,将大量爆炒的妖股打回了原形,更有一批业绩爆雷公司的股价打穿去年低点。与此同时,上周末深交所一口气宣布7家公司暂停上市,证监会主席更明言“要探索创新退市方式,实现多种形式的退市渠道”。监管层退市动真格,对大量依靠题材、传闻炒作的垃圾股是严峻的考验。寻找能长期持有的“核心资产”,而不是在追涨杀跌中火中取栗,成为攸关投资者能否在A股长期立足的严肃课题。

何谓“核心资产”?笔者认为,能够实现内在价值不断增长、提供给投资者持续回报的上市公司,正是A股的核心资产。过去十多年,一批耳熟能详的绩优股、白马股扮演了核心资产的角色,就算不是股民,也会对他们的产品不陌生,如贵州茅台(600519)、格力电器(000651)、伊利股份(600887)、招商银行(600036)等。这些优秀上市公司的表现,丝毫不逊色过去十多年来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幅,“3000点价格远超6000点”几乎是其股价走势的“标配”。在这些龙头公司的品牌深入人心之后,行业份额向其集中,公司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行业的缩影。而龙头公司的集合,也正是中国经济中最有活力部分的缩影。市场份额向龙头公司集中,股市的资金也会向龙头公司集中,这就是所谓的“归核化”过程,资金流向核心资产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境内外机构投资者、长线投资者在A股占比的提升,更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趋势的演进和强化。因此,投资者在A股的资产配置也需要向核心资产倾斜,才能在较长的时间周期里和中国经济发展共进,分享全社会财富增长的果实。

因此,只要这些核心资产的估值合理,在国际主要股市的“横比”、A股历史上各时间段的“纵比”处于偏低水平,就值得长期持有。但对于资金量较小的散户来说,买入一只或几只绩优股,是否就一定拥有了可以持有的长期核心资产?答案是否定的。虽然A股过往有一些公司实现了反复上涨、长线走牛,但过往的表现是否能完全复制到未来,却未必能百分之百的确定。这其中,有行业变迁升级的因素,如商业百货、超市在电商平台的冲击下受到挤压;也有管理层变更,带来经营思路变动的风险;还有周期性行业在行业高低点时,股价的巨大落差等。因此,如果单押一只或数只白马股,也同样存在被核心资产群边缘化的可能。

此外,散户在分散配置白马股上也面临实际的困难,首当其冲是高价股面临最低100股买入门槛的配置难题。比如贵州茅台(600519),一度接近千元的股价,对应100股的买入门槛将近十万元,已经超出了许多散户的账户资产,更遑论进行多元化分散配置。其次,调仓换股是否需要、何时进行都是难题,一旦碰到行业或公司基本面突变,未能及时变阵可能会遭遇较大损失。此外还有“买不进”或“卖不出”的流动性问题,在遇到涨跌停或停牌就会碰上,尽管白马股相比题材股出现这方面问题的概率较小,但对持股过度集中的散户来说,也不能完全排除。

克服核心资产配置上的难题,低成本的指数基金无疑是较好的选择。买入100份指数基金,只需要数十元到数百元不等的金额,低于绝大部分白马股的投资门槛,向所有投资者敞开大门。同时,指数基金根据对应指数买入一篮子成分股,且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定期更新成分股,帮投资者省去了选股、换股的麻烦。在流动性问题上,指数基金更有个股不可比拟的优势,不仅不存在停牌,涨跌停的概率更大幅降低。此外,投资基金无需缴纳印花税,交易成本远比股票要低,这一优势更有利于小额、分散的买入。

通过参与指数基金,投资者配置方面的许多障碍被清除,唯一需要关注的是指数的构成和估值。对投资者来说,减少了关注的环节,投资更加简洁,也会减少股市研究对其它方面的挤压,更容易做到“工作、生活和投资”的平衡。对众多为生计而奔波的投资者来说,参与低估值的指数基金,无疑是拥抱A股核心资产的最佳方式。

上周,上证指数最低调整到2840点附近,一度乐观的“牛市论”面临动摇,但对看好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积极拥抱核心资产的投资者来说,在低估值区域的每一次回调,都是买入指数基金的好机会。1990-2007年,上证指数用从100点上涨到6124点,完成17年60倍的壮举;2007年到现在,上证指数则围绕3000点的核心区间进行波动,时间长达12年,厚积薄发酝酿下一轮长牛的时机已经逐渐成熟。在新一轮长牛里,围绕基本面的发展出现分化,让市场充满了不确定,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指数的长期上升格局。在这个确定性之下,2800点附近的指数基金,正是散户真正的“核心资产”。

从月K线的角度看,上证50、沪深300、中证100、上证180、上证红利(510880)等低估值指数对应的ETF基金,近期都出现“MACD水上双金叉”的信号,也就是MACD在零轴上方出现第二个金叉,这在A股将近30年的历史中是首次出现(见附图)。低估值指数ETF基金,在指数估值低位出现共振式的买入信号,其意义非同一般。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定投或逢低买入这些低估值指数基金,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里,超越市场上大部分直接买股的投资者,胜算较大。

附图:上证50ETF月线图

即使是“股神”如巴菲特,也十分推崇指数基金,多次公开建议散户参与标普500指数基金。虽然中美两国股市的发展阶段不同,主动投资的偏股型基金未必会比指数基金表现要差,但对散户来说,指数基金的透明、高效降低了甄别成本,更有助于投资者把握股指长期上涨的确定性,获取属于自己能力圈的那部分财富增长。除此之外,一些经过市场长期考验的指数增强基金,也是投资者适当纳入关注的对象。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红刊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上一篇:「跨界」碰撞!当AI大佬遇上量化对冲基金之王
  • 下一篇:理清私募基金自融与非法集资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