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孙晓辉
今年以来,基金公司在量化投资领域的布局持续加速,尤其是量化策略在各类细分产品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据记者粗略统计,今年以来有超过15只量化基金产品成立,其中汇安多因子、长江量化匠心甄选等都是采用量化策略的主动基金,财通中证香港红利、博道沪深300指数增强等都是采用量化策略的被动指数基金或增强指数基金。
与此同时,正在发售的80只基金中,采用量化策略的有10只左右。
从产品特征来看,SmartBeta和指数增强型ETF产品发展尤为明显。
以SmartBeta为例,某基金公司量化投资负责人表示,由于市场关注度依然相对较小,国内SmartBeta产品总规模不大,目前还属于小众市场,但实际上自2017年以来此类产品增长速度非常快。“SmartBeta产品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主动投资策略的被动化。与传统的指数产品相比,这类产品结合了阿尔法的策略特征,以及被动投资的优势。”在该负责人看来,质量、动量、低波、红利等主流SmartBeta指数均有长期持续的超额收益。”
据Wind统计显示,目前国内量化基金总规模在1200亿元左右,主要以主动量化基金和被动量化基金为主,量化对冲产品规模相对较小。业内人士认为,从美国等成熟市场经验来看,SmartBeta等量化产品都经历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期,未来国内这类产品预计也会有更快的成长速度。
“市场对风险收益的定量需求增多,是近几年量化指数增强和SmartBeta等产品出现的主要背景。随着国内投资者对于一些被动产品的逐步认可,市场的有效性和结构化可能在未来会得到初步体现,量化策略在中国资产配置中可能会起到越来越多的作用。”另据某基金公司FOF负责人表示,在FOF投资过程中离不开量化模型的助力,尤其是底层细分基金的选择基本是以量化优选策略为主。
“量化策略大部分是由量化框架决定的,基本可以规避人为的偏见,长期业绩比较稳健。不过,由于它对风险控制有严格的要求,这个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分散投资达到的,一般的情况下它超额收益的上限比表现最好的主动基金仍有差距。”
在上述FOF负责人看来,系统化自动管理的量化平台,规模效应非常显著,可以管理多个策略的大规模资金。不过,量化投资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量化模型的有效性对于数据要求非常高,需要较高的投入和检验。实践显示,由于量化模型是从以往数据中寻找经验,在极端市场中往往会出现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