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证券记者 张贺
“不出意外,年内公募基金将实施分类监管制度,相关办法已多次征求行业意见,整体思路与券商分类监管接近。”沪上一公募基金人士对《金证券》记者透露,分类监管将让公募告别靠规模吃饭的现状,给行业带来诸多变局。
2009年,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先后实行分类监管,公募基金由于准入门槛较高,当时并没有纳入。十年过去了,目前公募基金管理资产超过14万亿元,拥有公募牌照的公司有130多家,不仅水平参差不齐,也缺乏持续监管,这些都在倒逼分类监管的推出。
基金经理稳定性纳入评价标准?
诸多信源显示,监管层今年已多次就公募基金试行分类监管召开会议,广泛征求意见。沪上公募基金人士对记者说,他了解到的情况是,公募拟分为AAA、AA、A、BBB四个评级,整体思路与券商分类监管接近,即实力强的公司能做更多的业务。
所谓分类监管,是指以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结合该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合规状况,按照一定标准计分,再根据得分高低确定该机构所在等级或类别,监管部门对不同等级的金融机构实施区别对待的监管政策。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券商的分类监管,是将基准分设定为100分,在此基础上,根据其他评价指标相应加分或扣分。具体有六项评价指标,即资本充足、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动态风险监控、信息系统安全、客户权益保护、信息披露。分类结果作为证券公司确定新业务、新设营业网点等诸多事项的依据。
深圳公募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从征求意见看,基金公司的分类评价除了上述指标外,还可能与资产管理规模、流动性风险管理、ESG原则(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挂钩。证监会或将根据评分结果,对基金公司进行差异化的风险准备金的计提。
也有业内人士透露,基金经理整体稳定性、权益基金业绩等指标也可能被纳入分类监管中。“如果这样,股票型基金今后运作会更加谨慎,基金经理变动也不会那么频繁,有利于长期价值投资。”
能否告别20年来靠规模吃饭局面?
在采访中,诸多公募人士表示,分类监管将给行业带来较大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变局。
上述沪上公募称,“不管评价指标有多少,核心肯定是合规风控和竞争力,这会让公募告别靠规模吃饭的现状,绝对是件好事。未来银行应该会参考基金评级,决定把委外资金交给哪家管理。”
中小规模的公募基金普遍担心,小公募如果评级不佳,新业务进展会更加困难,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加剧市场的不公平竞争。
但某A类券商人士对《金证券》记者分析,从运作十年的券商分类看,风险管理能力所占分值更高,“我觉得公募也会以持续风控能力作为主要评分项,对合规的中小规模公募不是坏事。”他认为,公募基金和券商不一样,一直没有形成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持续了20年的收取管理费、旱涝保收的运作模式急需改革。
截至目前,证监会机构部监管对象中包括131家券商。2018年的券商分类结果显示,有40家被评为A类(最高评级),占比为40.8%。有公募人士分析,基金的AAA评级占比估计也在四成左右。
此外,分类监管推出,可能意味着公募基金的牌照门槛会放松,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甚至“个人系公募”的审批速度都会加快。《金证券》记者注意到,目前有39家拟设基金公司正在证监会排队等待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