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基金经理被割韭菜,谁之过?

时间:2019-07-24

文 | 杨万里

版面编辑 | 苏梦翔

近期网上在热议推荐“国花”,中国花协推荐的是牡丹,你偏向哪种花?

有意思的,得票最多的既不是牡丹也不是梅花,而是韭菜。

散户们用心良苦,能把韭菜推荐上榜首简直是股民心之所向。为啥呢?行情不好,大家亏钱了。

当散户看着大盘黯然失落之际,公募基金反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回顾上半年行情,上证50指数累计上涨27.80%,沪深300指数也录得27%涨幅,大盘指数整体好于中小盘。

股指上涨带动各类基金平均收益率收红,前6月,股票基金平均收益为24.21%,混合基金平均收益为16.32%。其中,食品饮料、非银金融和农林牧渔涨幅位居前三。

涨幅惊人吧?但有些基金经理现在却笑不出来。

财通基金有一位基金经理,业绩雷、黑洞雷、猥亵雷踩了个遍。在他管理的7只基金产品中,其重仓的上市公司视觉中国(000681)、新城控股等白马股纷纷出现利空。

最后拿出成绩表,其管理的基金6亏1盈,亏损远大于盈利,最终被解聘。

这还不是个例。上投摩根基金经理李博则是卷入了康得新(002450)和欧菲光(002456)的风波。

2018年6月30日康得新基金持股名单

早在去年六月末,李博旗下的上投摩根核心股票、上投摩根阿尔法(377010)混合、上投摩根双息平衡(373010)混合A持有的股份分别占康得新总股本0.67%、0.24%和0.12%。

不幸的是,康得新不久就爆出了122亿元巨款被大股东占用问题。其股价在复牌后随即送上三个跌停板,机构们损失惨重。到了今年一季度,康得新已经消失在李博旗下基金重仓名单中。

踩一个雷是运气差,如果再踩一个,岂不是霉运连连?

2018年12月31日欧菲光基金持股名单

就在康得新出现危机后,李博重仓的另一只白马股欧菲光也爆雷了。

去年四季度,李博旗下的上投摩根核心成长股票以持股2904.32万股位列欧菲光第六大股东。此外,他的另两只基金上投摩根阿尔法混合、上投摩根双息平衡混合A分别买了欧菲光895.38万股、831.75万股。

欧菲光的股价从年初14元大幅下挫至8元多,李博在一季度末也把欧菲光剔除了重仓股名单。

任泽松大家还记得吧?中邮基金一度采取车轮战术,将旗下一支基金打造成收益奇高的产品,可好戏没延续多久,任经理旗下产品就爆出连续踩雷乐视网(300104)、宣亚国际和尔康制药(300267)。

这些基金经理倒霉就算了,可投资者却发现一个现象,即一人管理了多只基金产品。实际上,基金行业“一拖多”现象屡见不鲜。

别以为基金经理待遇高,基金公司一直在表演葡萄戏法,经理们纷纷变成了“小超人”。

不完全数据显示,超过80%的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产品超过1只,管理产品超过10只(含)的基金经理占比超过15%。其中,固定投资、指数与量化投资是基金经理“一拖多”的集中区域。

博时基金的陈凯扬是全市场管理基金最多的基金经理之一,其单独管理的基金数量高达30只,参与管理的基金达到32只。紧跟其后的是天弘基金刘冬,其管理着19只基金。

基金经理身兼多只产品的原因主要是新基金密集发行,而国内的职业基金经理人数有限。截至今年6月末,106家公募基金合计发行472只新基金。一边是基金数量扩张,一边是存量的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也就产生了。

基民投资最关心的是收益,那这些“一拖多”的基金经理战绩如何呢?只能用二八分化来形容了。

尿性的A股依然是结构性行情,以白酒、食品、非银金融等为代表的蓝筹股虽然涨幅较高,但都是大型机构抱团的结果。而对于一些其它小基金或者其它主题概念的基金,并未取得较好收益。

最致命的是,有些基金经理旗下掌管多只产品,但由于个人精力有限,这些产品的投资风格具有高度相似性。一旦重仓的公司出现大幅下跌,“一拖多”式基金将接连踩雷。

而颇有争议的是,基金经理的收入并不与业绩直接挂钩。以往有部分基金经理不是很负责任,投资亏损多少并未影响绩效。

基金经理不是神话,选好一只基金不比炒股难度小。对于那些管理基金数量超过4、5只以上的基金经理,更需要投资者仔细辨别。

面对“一托多”式基金韭菜频频踩雷现象,也许大家会说,他们都是戴眼镜挑媳妇儿,花眼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德林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上一篇:公募基金二季度调仓动向曝光,加仓工行超配制造业和TMT
  • 下一篇:从狂热到冷静!今日有人在科创板赚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