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不少基金公司收到证监会的最新产品申报要求,要求拟任基金经理与督察长承诺产品不存在“挂名”行为,已经进入申报环节的产品则需补充这一材料,显示监管层已经对公募业长期存在的这类顽疾予以重视。近年来,随着基金产品数量的增多及人才的紧缺,基金业的挂名现象日益突出,尤其是利用“明星基金经理”挂名推动新基金发行的现象较为常见。业内人士认为,这类挂名行为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是短视的,只重眼前利益不重长远利益,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本报记者刘庆华
两类挂名现象明显
在基金业,挂名行为已屡见不鲜,尤其是近年来基金产品数量的大幅增加,基金经理紧缺,挂名已成为一些基金公司不得不采取的措施之一。业内人士指出,基金挂名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由知名基金经理“挂名”基金,但这些基金经理并不参与基金操作,而由其他共同管理的基金经理操作。另一种情况是,由具备资格的基金经理挂名,实际上由基金经理助理等人进行操盘。这两种情况中,通常第一种情况才有可能引起投资者的注意,第二种情况基本上是非内部人士不得知。
而第一种情况在权益类新基金发行中更为常见。通常是由在市场上具备一定知名度、受到投资者认可的基金经理担任新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但所谓“能者多劳”,这些明星基金经理往往此前已经管理多只基金,无暇再顾及新的产品,但考虑到明星基金经理的吸金效应,基金公司只能以明星基金经理来“打头阵”。在基金发行成立之后,基金公司在短时间之内就快速增聘基金经理来实际管理该基金,增聘的基金经理往往在名气和管理能力上均不如原来的基金经理。
投资者难断挂名之实
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如某某信息产业基金成立于2015年5月14日,发行时拟任基金经理任某是此前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度冠军,加之当时牛市环境,该基金发行规模达到126亿元。包括该基金在内,任某已经管理了4只基金。该基金成立后不足半个月,即当年5月27日,基金公司就宣布增聘新的基金经理,而新任基金经理则是一位纯新手,零基金经理管理经验。
对于渠道不够强大、品牌影响力不足的基金公司而言,一旦出了个绩优基金经理比如年度冠亚军,就可能多次利用这位绩优基金经理发行新品,这对于其新品发行大有益处。发行成立后再找别的基金经理参与管理。这种惯例,在业内已是不胜枚举。
又如,某基金管理公司致力于布局主动量化产品,2017年该公司发行的三只主动量化产品中,其中3只均由知名量化基金经理管理。而A作为该公司量化产品管理的顶梁柱,A目前已是8只主动量化基金的掌管者,其中,4只由A基金经理与他人共同管理,在此情况下,难免让人怀疑其中有挂名嫌疑。
不过,不论上述哪种情况,投资者均难以断定基金公司是否有“挂名”之实,无法判定那位更“优质”的基金经理是否真的不参与基金管理。
挂名长期看弊大于利
在此背景下,监管层出手要求单独对“挂名”问题作出承诺,同时要求拟任基金经理与督察长都必须承诺不存在挂名情况,显示监管层对这一现象的重视。有观点认为,这可以让基金公司感到监管的压力,打擦边球空间和动力都受到挤压,有助于提升行业规范化运作水平。
事实上,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挂名的行为短期虽然能够解决人才不足的燃眉之急,或是帮助新品发行减轻难度、增加管理规模、增加管理费收入,但长期而言,如果基金管理业绩欠佳,尤其是利用了明星基金经理发行新产品而实际却由他人管理导致业绩不达市场预期甚至亏损的,将对基金公司的品牌形象造成巨大的伤害。对于挂名的绩优基金经理,压力也可谓不小,完全有可能影响该基金经理的个人形象,辜负和失去投资者信任,长期来看是弊大于利的行为。
对于投资者来说,买到挂名的基金,无疑是对自身权益和利益的巨大潜在威胁。因此,如果投资者所购买的基金有类似于前述例子中的现象发生,投资者一定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