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年内近30家基金公司变更总经理

时间:2019-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孙晓辉

公募基金总经理变更潮仍在延续。7月份以来,又有上银基金、大成基金、圆信永丰基金等3家公司新任总经理走马上任。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粗略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30家基金公司出现总经理变更,其中20多家总经理已经履新。

20多家基金总经理履新

7月22日,上银基金发布总经理变更公告。公告显示,刘小鹏为新任公司总经理,原总经理李永飞因个人原因离任。刘小鹏来自大股东上海银行,此前担任上海银行市南分行副行长(总经理级)。

大成基金也于7月换帅。根据该公司7月6日公告,由公司副总经理谭晓冈担任新任总经理,公司原总经理罗登攀因个人原因离任。

此外,圆信永丰基金7月2日公告称,来自股东方厦门国际信托的副总经理蔡炎坤担任公司总经理,原总经理董晓亮因个人原因离任。

今年上半年,已有20多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履新。其中,6月份,东吴基金原总经理助理兼投资总监程涛履新湘财基金总经理,湘财基金原总经理来君因工作调整转任公司其他职务;在新华基金(博客,微博)原总经理张宗友4月升任董事长后,来自股东方的恒泰证券副总裁刘全胜接任总经理;此外,中信保诚基金原副总经理、首席市场官唐世春出任公司总经理一职。此外,上投摩根、金元顺安、淳厚基金、工银瑞信、农银汇理、摩根士丹利华鑫、华富、兴业、民生加银、朱雀、宝盈、蜂巢、华润元大、金鹰、浙商证券资管、交银施罗德、中信建投等10多家基金公司也在上半年迎来新任总经理。

具体来看,不少基金公司总经理出现变更是原总经理升任董事长、个人原因离职、任期届满、工作安排等因素,其中,前两者占据较大比例。如工银瑞信、交银施罗德、新华基金、蜂巢、淳厚等公司是因总经理升任董事长或副董事长,大成、上银、银河等公司总经理则因个人原因离任。

相应地,由副总接替或由股东方委派是主要任命方式。例如,大成基金的谭晓冈、交银施罗德基金的谢卫、农银汇理基金的施卫此前都是公司副总经理,上银基金的刘小鹏、工银瑞信基金的王海璐、新华基金的刘全胜等都来自股东方。

多家基金公司总经理空缺

与往年相比,今年公募基金行业总经理变更更为频繁。据记者粗略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30家基金公司(包括拥有公募牌照的券商)出现总经理变更,其中约23家总经理已经履新。

据Wind统计,2018年共有21家基金公司新任总经理上任,而2017年全年共18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履新。在大型基金公司中,嘉实基金(博客,微博)、华夏基金、建信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均于2018年完成总经理人选交替。

值得一提的是,年内出现总经理变更的公司中,银河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博客,微博)、渤海汇金证券、恒越基金、中融基金、先锋基金等总经理一职目前均由公司董事长或副总代任。

“最近几年,由于产品难发规模难做,不少中小型基金公司面临很大压力,很多公司缺乏方向感,要么原地踏步,要么陷入困局。”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公司总经理变更频繁,反映出行业竞争加剧。从每个季度基金公司规模排名中便可看出,总有公司会忽然脱颖而出,其中往往是公司的重要策略或布局在“风口”期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以人为本的基金行业,高管的变动往往会对公司产生较大影响,业务能力突出的高管可能会给公司带来产品布局、销售风格、投研体系、业务架构,乃至激励机制的变化。比如,有的中小型基金公司仅因为聘入擅长权益、固收投资或有丰富资源的公司副总,相关业务便会在半年到一年内就有很大起色,作为公司掌门的总经理作用就更为重要。”该人士说。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基金公司要想通过合适的掌门人选来打破困局,甚至实现弯道超车并非易事。一位年内迎来新掌门的基金公司内部人士透露,按照正常规划,其所在公司大股东早在几年前便计划进行公司高管变更,但苦于一直找不到合适人选拖延至今。

  • 上一篇:资产配置解千愁?指数投资很佛系?看公募基金玩转投教脱口秀
  • 下一篇:科创板估值将分化 产品布局青睐指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