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公募业激流涌动:40家基金公司年内“换帅” 资管大时代高管迎更多选择

时间:2019-08-25 11:34:56

中小基金公司高管离职的原因,与大资管时代公募从业者迎来更多选择有关。

基金公司高管变更大潮激流涌动。

据Wind数据统计,仅8月以来,公募行业就有1名总经理、2名代总经理和4名副总经理离任,涉及平安、国投瑞银、南华、泰达宏利、中融、国开泰富共6家基金公司。

此前的6月和7月两个月,基金高管离职人数各有12人和11人,涉及的职位包括董事长、总经理、代总经理、副总经理、督察长、代督察长等。

近期的基金公司“换帅”潮,仅是年内基金高管离职潮的一个缩影。截至8月20日,今年以来共有21名公募基金董事长、24名公募基金总经理(不包含代董事长和代总经理)离任,共涉及40家基金公司,而2018年全年出现董事长或总经理离任的基金公司数量同样是40家。这意味着,今年才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内,基金公司“换帅”的频次就已与去年一整年相当。

中小公募高管流动激烈

8月20日,平安基金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付强于8月19日正式离任,离任原因为“工作调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付强的下一站是正在筹建中的平安银行(000001)理财子公司,此次离任属于平安集团内部调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由于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纷纷设立,银行理财子公司“挖角”公募基金人才的动作自去年底以来就渐次开展。业内预期,因该项原因引发的基金公司人事变动未来或将频繁地上演,但目前而言这种案例仍是极少数。

深圳一位资深公募人士表示,“除了股东方安排的外,目前从公募主动跳槽到理财子公司的很少。因为理财子公司虽然开的价码在银行薪酬体系里面比较高,但与公募行业管理层收入水平相比也只是个平均数的水平,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且银行理财子公司毕竟是新生事物,大家都还在观望期。不过,对于公募人才而言,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将成为可考虑的新去处,顶尖人才将拥有更多的选择。”

记者注意到,除付强外,本月以来离任的基金高管还包括国投瑞银基金(博客,微博)副总经理储诚忠、南华基金副总经理陈琨、泰达宏利基金总经理刘建、中融基金代总经理王瑶、国开泰富基金总经理杨波和副总经理朱瑜。

上述离任的6人中,储诚忠、陈琨、刘建、杨波的离任原因均是“个人原因”。另外两人中,中融基金董事长王瑶因公司副总经理黄震升任总经理,因此不再代为履行总经理职务。此外,国开泰富朱瑜是因从副总经理转任总经理,因此离任原因为“工作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离任人员之中的杨波正是7月中旬爆出的基金圈“辱骂门”主角之一。今年7月19日,金鹰基金在写给广东监管局的一份公文中提及,杨波在上门拜访金鹰基金过程中出言辱骂金鹰基金总经理刘志刚,该事件在业内引发极大关注。

短短半个月之后,杨波从国开泰富离职,难免令业内再度联想起该事件。不过,杨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否认其离职与此事件有关。

此外,从杨波的接任者朱瑜来看,其在杨波到来前就曾是国开泰富基金代总经理,2018年6月,杨波从朱瑜手上接过总经理的接力棒,未曾想兜兜转转仅一年之后,总经理的权杖又重回朱瑜手中。

观察可见,8月以来涉及高管变更的基金公司均是行业规模排名位于下游的中小基金公司,这与年内基金行业高管离职潮涉及的基金公司整体情况一致。

大资管时代“下家”丰富

数据显示,今年7月发布高管离任公告的基金公司包括红土创新、上银、新沃、宝盈、大成、睿远、益民、华商、国金登等,涉及离职的岗位包括总经理、董事长、副总经理、督察长等。可以看到,这些公司中同样是中小公司占大多数。

为什么中小基金公司高管离职者众?多位受访者认为,这与大资管时代公募从业者迎来更多选择有关,也从侧面反映了金融混业时代的深化。

华南一位资深公募人士向记者分析称,“目前公募行业已经有130多家公司,中小公司要冒头难度较大,这使得部分中小基金公司高管承受着较大的考核压力。假如基金公司股东层面对管理层支持力度较大的还好,如果股东层面不支持,与高管团队之间的矛盾会慢慢积压,最终触发高管的离职。对基金高管而言,现在面临的选择要比之前多很多,尤其是个人系公募发展起来后,有实力的高管可以自己去申请创设公募,追求更多话语权,这种大环境的变化也是基金公司高管离职频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7月上银基金总经理李永飞的离任,就被业内认为是“自立门户”型的离职。今年4月初,证监会官网显示,一家名为“景泽基金”的公募机构设立申请材料已被证监会受理,在业内引发轩然大波。因为这家新基金公司正是由李永飞等9位自然人发起设立,而彼时李永飞尚未正式卸任上银基金董事兼总经理的职位。因此,李永飞此次离任,被认为是上银基金高管“集体跳槽”事件的最终落定。

不过,前述人士补充道,“并非大基金公司高管就没有股东方的压力,去年也有规模排名全行业前列的大基金公司出现总经理离职的情况。但对于大公司高管而言,一旦要动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因为他们的薪酬待遇、行业地位都摆在那,能再上一个台阶的坑比较少,适合的机会比较难寻,所以大基金公司的高管相对来说都比较稳定。”

“业界变革的大环境下,不同阶段会显现出不同的人员流动特征”,另一位受访公募人士表示,“比如四五年前泛资管收益很好的时候,就有不少公募行业的从业者跳槽前往基金子公司、信托公司、资管公司等,因为那几年确实太好赚钱了。但随着资管行业步入统一监管时代,那些之前十分热闹的行业吸引力迅速下降,因为大家都是用脚投票的。就像2014年奔私达到高潮一样,这两年私募日子不好过,公募奔私人数明显下降。”

归根结底而言,“钱”和“话语权”越多的地方,人就越多。

  • 上一篇:6家基金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
  • 下一篇:风格漂移顽疾难治,怎么识别基金是否“挂羊头卖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