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吴君 汪莹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希望获得中国公募基金牌照以加大在华投资。在政策宣布提前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的背景下,有外资巨头表示希望明年启动公募牌照申请工作。
多家外资巨头
欲谋求公募牌照
今年7月,“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发布,其中提到将取消基金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的时间点从原定的2021年提前至2020年。
近日,富达国际亚洲(日本除外)及中东地区董事总经理何慧芬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政策时间表提前,他们的中国团队也加快工作进程,准备提早申请公募基金牌照。
据了解,在具体安排上,富达国际希望明年启动牌照申请工作,在拿下公募牌照后继续申请养老金业务资格。“养老业务是我们集团的DNA,希望尽快拿到公募基金牌照和养老金业务资格,将海外经验与本土理解结合,与同业、合作伙伴一起推动养老事业发展。”何慧芬说。
今年5月,瑞银资管亚太区主管兼中国在岸业务主管殷雷表示,瑞银正在研究谋求公募牌照的计划,高度关注中国监管政策。
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此前也传出消息,考虑申请中国公募基金牌照,以加强并扩大在中国内地的资管业务。据称,作为计划的一部分,贝莱德正与中国境内基金公司磋商,洽谈收购股权事宜。另外,先锋领航中国区总裁去年也曾表示,希望获得全持股的公募牌照。
今年8月,摩根大通旗下摩根资管拍得上投摩根基金公司2%股权,将其持有的上投摩根基金股权从49%增至51%。待相关监管的审批完成后,上投摩根基金有望成为首家外商绝对控股的公募基金。
还有外资机构已采取了实际行动。一家来自亚洲的外资机构通过旗下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与多家券商渠道合作。“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较早,一直想要拿到公募牌照。目前通过开展私募业务,先在各地做好渠道建设。现在允许外资持股比例达到51%,未来可以是100%,我们会密切关注相关政策的推进。”该机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看好A股市场
密切关注政策
去年,合资证券、基金管理和期货公司的外资投资比例限制被放宽至51%,3年后不再设限。目前,外资股比放宽至51%的政策已落地,证监会于2018年发布实施《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和《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已核准设立多家外资控股的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
中国基金业协会也表示,欢迎外资私募管理人在合规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华展业范围,申请开展公开募集基金管理业务。
上海一家外资私募总经理表示,中国市场开放的力度和步伐远超预期。“公司总部会根据政策开放的节奏,制定策略计划。市场放开已成趋势,我们肯定要加快步伐布局国内资管行业。”
欧洲一家外资机构的中国业务总裁介绍,现在公司在公募方面已有合资公司;私募方面深入服务高净值客户,带来多样化的选择。“我们会密切关注市场开放的程度,在公募和私募两个方面,进一步投入资源。政策给外资很多机会,我们也将充分挖掘这些机会。”
一家外资机构首席投资官表示,目前还在消化新出台的政策信息,并与监管部门密切沟通,后续再决定如何操作。
也有外资表示,对于在国内开展公募业务,尚未做好准备。前述亚洲外资私募负责人表示,业务的发展前提是修炼好内功。“如果私募客户都没有服务好,就谈不上做公募大众市场。而且做公募要求人员更多,团队培养也需要时间,如果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去做,会损害客户的利益,也会损害自己的品牌。”
上海一家外资私募总经理表示,非常看好A股市场。今年权益投资热度提高,尤其是科创板推出、A股纳入更多指数、在MSCI的因子大幅提高,这些因素都使得市场更加活跃。
另一家外资私募投资总监称,长期看好中国内需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品牌壁垒高的消费品公司将持续受益于消费升级,这个趋势远没有结束。同时,一些新经济产业,如信息安全、半导体、大数据等,虽然短期占GDP比重不大,但未来有望迅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