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一共8只基金产品,却有4只清盘,这家悲催的基金公司就是凯石基金。业内人士称,“好发不好做”已经成为目前基金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当前新兴基金“冷淡”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股票基金也“黯然离场”。
凯石基金一半产品“离场”
3月17日,凯石基金发布了关于凯石淳行业精选基金合同终止及基金财产清算的公告,显示该基金的最后运作日为3月16日,并于3月17日进入清盘程序。这也意味着,在前后5次发布《资产净值连续低于5000万元的公告》之后,凯石淳行业精选最终还是被清盘了。
Wind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至今,凯石淳行业精选的业绩回报分别为14.3%、32.33%和-9.76%,低于权益类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而同期沪深300的涨幅也有36.07%、27.21%和-2.53%。
据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了解,凯石淳行业精选是凯石基金“私转公”之后成立的第一只产品。在今年3月11日之前,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一直是凯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三部负责人刘晋晋。或许正因为是“第一只”基金,哪怕在2019年6月11日、2020年4月30日、2020年8月6日、2020年11月11日、今年3月10日多次被发布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公告,凯石淳行业精选都能“化险为夷”,但这一次是真的清盘了。
自2017年5月成立以来,凯石基金一共发了8只基金,到目前为止包括凯石淳行业精选在内已经清盘了4只。2021年3月2日,凯石涵行业精选宣布清盘;2020年12月25日,凯石源混合宣布清盘;2020年10月31日,凯石浩品质经营混合宣布清盘。其中,凯石浩品质经营混合、凯石源混合分别成立于2019年5月和8月,仅仅一年半左右时间,就清盘离场。
截至目前,凯石基金整体管理规模还剩下9.58亿元,在143家公募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33位。
“私转公”不是原罪
公开资料显示,凯石基金于2009年成立于上海,最初是从事私募基金行业。凯石基金的董事长陈继武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资管“老兵”,曾经担任富国基金(博客,微博)副总经理。2017年陈继武带领凯石基金华丽转身进入公募。
然而,“私转公”后的凯石基金却步步维艰。其实,“私转公”不是原罪,而是本身就没有品牌效应,业绩平平,规模垫底。天天基金网资料显示,目前,基金市场共有6家“私转公”基金公司,分别为鹏扬、博道、弘毅远方、朱雀、凯石和同泰。其中,鹏扬基金净资产规模最大,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为774.72亿元;凯石基金垫底,仅为9.46亿元。
业内人士称,由于凯石基金是公募基金里的新兵,缺乏一定的品牌号召力,目前仅有5名基金经理,且从业时间都不长,经验较缺乏。回报率最高的是刘晋晋,其管理的凯石淳行业回报率为17.99%,而同类平均回报率为37.12%,是其两倍之多。
“基金行业马太效应越来越强、留给小基金公司发展的空间并不大。基金业绩、人才的争夺都成为摆在这类基金公司面前最迫切的挑战。”上述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