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周期股以及相关主题基金齐涨,成为近期市场上的一抹亮色。不少基金和机构人士表示,周期股行情还未熄火,短期调整之后将择机介入。后续周期股可能出现分化,以确定性强、持续性好、能落实到业绩上的公司为首选。对于只是相关商品价格上涨而公司实际盈利没有扩大的公司,需要警惕调整风险。
弱美元有助商品走强
截至昨天收盘,商品依旧表现强势,硅铁、铁矿石、焦炭主力合约涨幅超过4%;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中信有色金属指数上涨2.36%,钢铁指数上涨2.27%,煤炭指数上涨0.25%。主题基金同样有不俗表现,有色B、钢铁B等基金本周都录得较高涨幅。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大宗商品“风向标”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近期大幅反弹,让市场对周期行情又多了几分遐想。周一,BDI指数报1266点,自7月31日以来已连续16个交易日上涨,上涨幅度约35%。
“BDI指数是由波罗的海灵便型指数(BSI)、波罗的海巴拿马型指数(BPI)以及波罗的海海岬型指数(BCI)三个指数组成,本轮BDI指数上涨主要由BCI上涨拉动,而海岬型船主要用于远洋运输铁矿石、煤炭等大宗散货。因此,本轮BDI指数上涨,主要是中国扩大铁矿石、煤炭进口量拉动的。”广东盈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于杰表示,从价格上分析,作为运费指数的BDI大幅上涨,将提高国内商品的进口价格,特别对铁矿石、煤炭影响更大,进而将推动国内商品价格继续上涨。
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因此美元指数和大宗商品呈现一定程度的跷跷板关系。今年以来,在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美元指数却出现下跌:由年初的103.82点跌至目前的93点左右,跌幅超过9%。短期来看,在上周三触及高点94.14点后美元指数又一路回落,最近一直维持在低位窄幅震荡,整体反弹无力。
一家公募基金首席投资官告诉记者,美元牛市已经终结,目前步入下行周期,未来美元指数看低至70点。
“商品价格一直以来与美元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目前全球商品正处于上涨周期当中,若美元出现破位下行,将进一步推动商品价格加速上涨。”于杰说。
混沌天成研究院黑色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陈萌妤则表示,这一轮美元下跌是商品整体走高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核心因素。后市商品走势的核心还是在自身供需关系。
周期股短期需谨慎
展望后市,基金机构人士依旧看好持有周期股的基金。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杨德龙表示,从供给端来看,近年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色金属、煤炭、钢铁、重卡、化工、工程机械等周期性行业的产能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从需求端来看,我国今年经济增速不断超预期,“一带一路”、PPP大量拉动投资需求。此外,全球经济复苏、美元大幅下跌,也刺激商品价格上涨。杨德龙认为,之前周期股已经涨了一大波,经过前段时间短暂调整之后,第二波持续上涨行情或开始。
有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受供求关系影响,投资市场有其价值体现的周期与轮回,预计周期性行业将迎来系统性牛市。首先,新能源汽车高增长,将带动镍的需求持续增加。其次,白银具有对冲通胀的能力,市场规模小价格弹性高。再次,价格持续走低后,异常因素很可能推动小麦价格上涨。
不过,短期来看,不少基金机构人士对于追高周期股持谨慎态度。陈萌妤表示,商品今年供应端利好多,周期股的后市更多需关注业绩。有实际利润增长的行业和企业比较看好;如果只是各类商品价格上涨而没有实际盈利扩大的行业和企业,则要警惕。
有私募基金经理建议,投资者在操作周期股时,应避免追涨杀跌,同时规避已经上涨过多的行业品种,可以重点细挖一些底部有资金介入但涨幅还不大的个股。
金浪投资基金经理余淦中认为,周期股快速反弹后反而要警惕由此产生的一致性乐观预期,未来需要高度关注估值和业绩的动态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