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知名私募抱怨今年全行业“策略失灵”

时间:2017-08-30 16:14:54

四类产品大面积亏损 重新转战二级市场

“2月份再融资新规、3月份登记备案新规、5月份减持新规……私募应该是所有机构中受政策影响最大的,可以说在今年的行情下,一大半私募的策略是失灵的。”近日,《金证券》记者在和国内一家知名私募负责人交流,提及其公司多只产品亏损情况时,该负责人直言:整个私募行业正处于策略失灵的困境。

据他介绍,由于受市场及政策限制,目前私募行业出现了重新回归二级市场的迹象。

三道新政策略失灵

按照上述知名私募负责人的说法,在政策影响下,私募策略失灵最近的一次,应该是5月份减持新规发布之后。

5月27日,证监会发布减持新规,对上市公司大股东、IPO和定增前入股的特定股东、以及董监高等减持行为做了新的要求。其中一条即是,定增股东限售期解禁后集合竞价12个月内减持不得超50%;大股东和特定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受让方6个月内不得转让。

换句话说,定增股东要想将拿到的定增股票全部脱手,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而一般私募参与定增,其定增产品的期限大多都在18个月左右。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正是在这一新规影响下,过去几个月,众多私募退出定增业务或急找第三方曲线接盘。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仅有62家私募参与定增,规模为279亿元;而去年参与定增的私募机构数量为163家,规模达到1305亿元。今年前7个月,定增产品发行数量仅有321只,同比去年的1315只减少了将近一千只,陆续有约100家私募退出定增市场。

而对于很多私募来说,2月份再融资新规和3月份登记备案新规是另一道过不去的坎。其中再融资新规中“明确定价基准日只能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压缩了参与机构靠定价获得超额利润的空间。登记备案新规中的“一个私募基金管理人,只能登记一类机构业务类型,只能备案同一业务类型的私募基金,只能从事一种类型的私募基金管理业务”的要求,更是对私募业务范围作了要求。

“所以对于私募来说,目前在定增业务、投融业务、甚至是股权业务等上,没有任何可以操作的优势,很多老的方法肯定不行了,这就是我们很多产品出现亏损、策略失灵的原因。”该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说。

重新回到二级市场

需要提及的是,因为私募受行情和政策影响明显且成本不断提高,今年以来,已经有鹏扬基金、凯石基金、博道基金等多家知名私募返回公募领域。

第三方私募排排网方面研究员表示,目前私募基金规模已经达到了2.4万亿,各类私募基金数量超过了4万只,行业监管体系完善的过程中,私募必然会感到阵痛,“所谓策略失灵,确实是目前私募行业的现状,但这也是倒逼私募回归到常规业务中来,少走捷径,提高基本研投能力。”

《金证券》记者从私募排排网拿到的今年以来各类私募产品整体收益率指数走势图显示,除了股票策略类产品收益情况稍好点外,事件驱动类、相对价值类、管理期货类、定增类四类产品大面积处于亏损状态。

记者也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行业中不时会传出有私募放弃定增业务、投融业务甚至是期货业务的消息,而通过了解可以发现,这些私募几乎都毫无例外地强调重新转战二级市场。

“在各种新政的出台下,今年整个私募行业确实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以前大家觉得市场不好,就去做一级市场,觉得钱好赚,但是在监管下,大家又回到二级市场。而重新回来后很多私募的观点也在变化,不会说像以前,就盯着创业板,就盯着白马股等,应该会做更多价值上的判断。”上海一家大型私募投资总监对《金证券》记者说。

  • 上一篇:惊呆了!小散猛增基金超过10000亿,支撑起半年规模增量近90%!
  • 下一篇:基金子公司业务转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