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首批公募FOF热捧背后的冷思考:面临着诸多限制

时间:2017-09-15 15:53:04

(原标题:首批公募FOF热捧背后的冷思考 )

千呼万唤始出来,经历了漫长的15个月等待期后,首批公募FOF名单在业内亮相,从已有的公开信息来看,上述产品中多是以全市场FOF为主,并利用量化模型进行资产配置优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获批的六家基金公司在拿到批文的第一时间即刻展开了产品合同修改、宣传推广、渠道销售沟通等工作,一时间,公募基金行业陷入FOF抢筹热潮,不过鲜花背后,质疑的声音也不断袭来,内外部FOF、量化投资工具、双重收费等仍是目前热议的重点。

首批公募FOF全扫描

公募FOF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各方神经,近期首批公募FOF批文下发的消息搅动着平淡已久的公募市场,随着产品陆续完成基金合同修改流程,首批公募FOF破冰指日可待。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基金公司在拿到批文的第一时间都不遗余力地展开产品推广工作,试图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头筹,其中公募FOF产品的类型、定位、投资策略无疑成为市场最大看点。从产品类型来看,全市场FOF仍将是发行主流。包括嘉实领航资产配置混合型FOF、泰达宏利全能优选混合型FOF、华夏聚惠稳健目标风险混合型FOF、建信福泽安泰混合型FOF均将首只FOF产品定位于全市场FOF,也就是说在标的选择方面,内外部基金均会考虑,视各基金的业绩表现、风格具体而定。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基金经理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往往会优先选择内部基金,一方面是由于对本公司产品更为了解,另一方面获批的基金公司几乎都是产品线较为齐全的大型公募基金,前期一定是混合型FOF较多。

从产品策略来看,首批获批的公募FOF普遍采用低风险策略,如建信基金和华夏基金均选择以目标风险控制为基础的系列FOF产品,目标风险策略有着明确的收益风险特征和风险控制措施,根据不同的目标风险来控制基金的回撤和波动性为投资者带来稳健收益。而嘉实领航资产配置混合型FOF、泰达宏利全能优选混合型FOF则是采用了风险平价策略,泰达宏利全能优选FOF拟任基金经理张晓龙介绍,风险平价策略的主要特点是风险均衡,将组合分成多类型资产,通过灵活调整仓位使得每个资产类别都对组合有相同的风险贡献,获取稳定长期投资收益,进而大幅降低择时成本。

与上述产品不同的是,南方基金将首只公募FOF产品的投资策略定位于“全天候”,南方基金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部介绍,“全天候”策略是基于资产类别的风险平价策略,提倡配置风险,而不是配置资产,“全天候”的投资理念认为所有资产类别都有经济环境的偏好,某类资产在某些经济环境下会表现得很好,在其他经济环境下则会表现不佳。而风险平价策略由于使组合内的风险达到了平衡,所以理论上可以抵御各种风险事件,进而达到全天候应对的效果。

配置难题

去年6月,《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南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落地令公募市场久旱逢甘露,公募FOF也正式进入实操阶段,不过作为公募市场上的“新生儿”,没有任何历史业绩、经验可以借鉴,基金公司摸着石头过河,投研之路困难重重。

如何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面对全市场数千只基金产品,如何从中进行筛选以及如何进行持续优化成为投研过程中的几大难点。

在资产配置方面,公募FOF也面临着诸多限制,某公司产品总监表示,FOF的业绩来源90%是择时和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然而目前公募市场上普通的基金不做大类资产配置,销售机构提供的资产配置建议也极少且不专业,没有以往历史业绩记录、没有完善的大类资产工具以及丰富的境外资产,在有限的境内股债产品里分散,配置的优势难以体现。对于资产配置方面,华夏基金表示根据多年投研历史,总结了内部的MVP资产配置模型,在投资决策时进行应用,建信基金也表示,目前通过自主研发优化配置模型,对10类不同风险类别的资产进行战略性配置,同时这一配置方案也将决定产品的基本风险收益属性。

同时,济安金信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博客,微博)表示,短期来看,公募FOF投研工作准备前期,基金从业人员信息调研难、数据信息不全面、没有可借鉴经验、相关人才缺乏都将成为公募FOF发展的桎梏,不过未来随着市场逐渐走向成熟,上述问题终将被解决。华夏基金日前在FOF宣传会上表示目前已完成70%-80%优秀基金经理的调研工作,建信基金也公开表示正完成基金经理数据库的建立,通过量化、客观的筛选体系,以寻找具备长期稳定超额收益能力的基金经理。

“公募FOF发展的瓶颈之一在于当前国内另类基金的种类少与规模小,难以满足FOF配置大宗商品、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等另类资产的需求。随着未来另类资产与相关投资基金的丰富,公募FOF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建信基金资产配置及量化投资部总经理梁珉坦言。

内外FOF之争

期盼了15个月之久,证监会终于放行。作为行业内的一大创新,公募FOF填补了中国资产频谱的不完整性,被誉为将改变资管业态的新生力量。不过就在业内一片喝彩的时候,也出现了部分质疑的声音。

事实上,对于公募FOF内外部之争自基金中基金落地后就频频受到热炒,包括业内的很多专家,甚至给协会建言要求取消内部FOF,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对于内部FOF而言,涉嫌利益输送或成为业内普遍担心的问题。

对于内外部FOF之争,天相投顾研究中心负责人贾志表示,内外部FOF更多是取决于这个公司的规模和实力,一些中小型的管理人或者成立时间有限的管理人,产品线不够完备,但经过历史上多轮牛熊转换洗礼,这样的公司旗下产品如果表现都比较稳健的话,内部FOF也是可以做得有声有色的,如果做全市场产品披露投资组合时,自家产品排名靠后,也需要面对投资人的质疑,对于采用何种类型更好还需时间的检验。

另一方面,对于公募FOF在行业内的定位问题也成为讨论热点之一,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分析师表示,如果公募FOF作为券商、银行或者互联网平台客户财富管理的一种服务模式,不以追求高收益为目的,还是可以做成功的,但并非要使用高大上的模型,与以往很多人工惟一的不同就是效率更高,门槛更低,费率更低,服务的人更多,这样来看FOF几乎没有太大的必要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种去大力发展,理论上FOF能做的一切,混合型基金都可以做到。

此外,采用外部FOF不可避免要面临双重收费的问题也在业内饱受诟病。根据现行的公募FOF政策显示,经测算投资内部基金可以减少近1%的费用成本,对中低风险FOF产品而言,节省这一成本会对产品的收益有明显提升。对此,贾志表示,FOF不是一个产品,FOF是一种服务,是一种配置服务,是替你来选基金,帮你做所有这些事情。我认为配置本身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说即便FOF再收管理费,这个收费也是合情合理的,作为持有人,如果你觉得它没有达到你的期望或者预期的话你可以用钱投票也可以“用脚投票”。双重收费是一个伪命题,主要还是看配置能力。

  • 上一篇:平安大华鑫安混合、平安大华鑫荣混合基金经理李黄海离职
  • 下一篇:基金研究员怒怼券商分析师:配合江特电机忽悠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