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归来,在全球资本市场创新高之下,A股一度攻破3400点,虽得而复失,但整体仍是震荡上行格局,个股的赚钱效应也逐渐显现。这时候,不少人又准备买基金了。
但有不少人陷入了选基困难症,“你看某某基金最近涨得不错,基金经理也很稳,可以买吗?不过那个某某基金也很好啊,你说哪个好,还是说都可以买?”在这里,我给你支几招:
选择困难:
是基金太多还是收益太诱人?
要治好选择困难症,先要搞清楚原因,对症下药。
先来看一个数字。2017年3月,公募基金产品突破4000只。根据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的统计,如果剔除掉机构定制的基金,剔除掉资产规模低于1亿元的基金、成立时间低于1年的基金,剔除掉封闭、限购的基金,剔除掉“边缘化”的基金如分级基金、保本基金和部分生命周期基金等,再剔除掉业绩排在后三分之一的基金,4000多只基金也就剩下1000多只供基民们选择。
在这1000多只基金里,有混合基金、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还有偏债的、QDII等等,还有各种主题概念基金,表格拉出来都能让你看上大半天。
那基金这么多,我挑几个收益率靠前的总可以了吧。这也是很多基民们常会走入的误区。
但既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这个季度表现好不代表下季度同样优秀,更不代表整年下来收益领先。君不见多少曾经的冠军基跌落神坛,几年都翻不了身。所以,只盯着“漂亮”的净值曲线选基也是不全面的。
买基要注重资产组合
对于买基这件事,和家庭资产组合是一个道理,通俗来说,就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风险要分散――中小创的跌了,投资蓝筹的可能涨得不错;港股跌了,A股相关标的或许表现不错。不同风格之间的相关性较低,风险自然降低不少。
下面来具体来讲几个小窍门:
一、确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这个因素很重要,也直接影响到你后期的资产配置风格。简言之就是你有多少钱,能亏多少钱。理财君看过一句很经典的规则:在配置基金组合时,股票基金的比例大致等于“100减你的实际年龄”。
二、选择不同的风格。在选择搭建组合时,最好能覆盖到多种风格,使得组合整体的风格相对均衡,同时制定核心组合。
就像人的性格一样,不同风格的基金,业绩波动和投资策略是不一样的,往往激进型组合遇上好市场时收益率可观,而稳健组合则可以在震荡时收益稳健。
一般来说,大盘蓝筹+成长组合较为合理,在各个板块选择基金的时候,应注重业绩稳定性而不是波动性,具体到分析一只基金,最好综合考虑,各个指标间按照重要性排名来说,业绩表现>股票持仓>资产配置(股票占比)>基金投资风格。
此外,应时时关注这些核心组合的业绩是否良好,如果其表现连续3年落后于同类基金,应考虑更换。(米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