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娟娟
今年以来港股走势强劲,沪港深基金业绩靓丽。不过由于市场上港股投研人才匮乏,多数基金公司并没有储备港股投资高手,不少公司只能看着“别人家”的沪港深基金赚得盆满钵满望洋兴叹。
三家公司沪港深基金规模过百亿
今年以来,不少主打港股投资的公司名利双收,前海开源、上海东方证券资管、嘉实基金(博客,微博)等三家公司沪港深基金规模更是突破百亿,赚钱效应凸显。
Wind资讯显示,前海开源公司最新规模近800亿元,沪港深基金规模合计140亿元。上海东方证券资管500亿元规模中,沪港深基金贡献超过200亿元。老牌公募嘉实的沪港深基金规模也超过100亿元。
截至10月11日,有业绩记录的115只沪港深基金录得平均收益16.70%,只有3只录得负收益。前海开源今年以来沪港深基金平均收益13.4%。东方证券资管,今年以来沪港深基金平均收益32.6%;嘉实今年以来沪港深基金平均谁受益24.08%,其中去年的沪港深业绩冠军嘉实沪港深精选单只规模接近60亿元,今年以来已录得41.98%的收益。
三家公司相应的投研力量都较为坚实。嘉实沪港深精选由在嘉实国际投资部资深基金经理张金涛执掌。东方证券资管沪港深基金经理中包含知名基金经理林鹏,而前海开源的曲扬有百亿QDII管理经验。
“别人家”的狂欢
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9月底已有4217亿人民币北水流向香港市场,沪港深基金机遇大好。但港股投研匮乏,中小型基金公司只能看着恒指高歌猛进而黯然神伤。华北一中型基金公司沪港深基金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深港通开通初期,公司预见到了开闸对于港股的机遇。但相关的团队一直没组建成功,虽然也推出了几只沪港深基金,规模却一直没有做上来。
分析人士指出,这也是多数基金公司的境遇。据Wind数据统计,38家拥有沪港深基金的公司中有23家基金规模总和不超过10亿元。今年的港股行情是少数人的“盛宴”、多数人的无奈。而新的港股通基金要求之下,这一局面恐更为明显。
今年6月下发的《通过港股通机制参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的公募基金注册审核指引》对沪港深基金投研人员的硬性要求提升了港股基金的竞争壁垒,基金靠港股弯道超车难度增加。该文件要求名字中“港股”等类似字样的公募基金,应当配备不少于2名具有2年以上香港市场投资管理相关经验的人员(至少有1名为基金经理) ;其他的名字不带“港股”字样的基金参与港股通交易的,应当配备不少于1名具有2年以上香港市场投资管理相关经验的人员(基金经理或者相关投研人员)。
某大型基金公司港股基金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优秀的港股投研人才稀缺。中小公司依靠港股弯道超车并不容易。内地和香港市场差别比较大,如果公司本身没有港股投研团队储备,短期之内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团队,而从外部引进的话也比较困难。内地资深的港股基金经理较为有限,业绩出众的往往自己手上管理基金的规模较大,收入也比较高。这些基金经理跳槽的概率比较低。
港股顶尖投研匮乏,而内地公司斥资挖来的基金经理也可能适应不良。上述港股基金经理说,香港基金经理的两极分化程度比内地有过之而无不及。要挖到优秀的基金经理成本高昂。而斥巨资挖来的,可能不能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