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军
近年,天弘基金将资产配置提升到公司战略发展的高度并积极进行布局,本文将分享目前为止我们在该领域取得的成果,以及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成果方面,首先是建立了一个以资产配置为核心的投资管理流程。对于客户委托的资金,天弘基金会首先评估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把风险承受能力转化为投资者可以承担的各类资产的平均风险敞口,同时制定管理这个产品时对平均风险敞口的偏离幅度。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每个资产类别里的投资策略,最后落实到每个组合的投资管理中。
第二是建立了一套资产配置决策系统。该系统分为五部分:宏观分析、评估宏观变量对资产的短期影响、评估宏观变量对资产价格的中长期影响、对估值水平的跟踪及模型优化。这五个部分都是针对投资管理中的痛点建设的。
资产配置实际上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未来的宏观状态是什么?二是宏观状态对资产的影响是什么。第一个问题是一个前瞻性问题,有很多宏观分析师会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这也是我们判断宏观状态的基础。我们建立的资产配置决策系统的一个优势就是对于变量之间的关系能够清楚地进行刻划和把握,具有客观性。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宏观变量与资产价格的关系,这方面整个行业着力很少,各种研究报告对于宏观变量对资产价格的影响都是从理论上进行推导,缺乏实证,这也导致整个投资管理的主观性很强,客观性不够,容易引发风险管理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立了一个数据库,做了大量的计算,把这些数据整合起来,为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同时,我们也能够较好地识别到底哪些变量对资产价格有影响,影响程度有多大,到底是中短期影响还是中长期影响。
在重新梳理投资管理流程和建设资产配置决策系统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第一,大家都在讨论资产配置,资产配置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资产配置的目的是把风险控制在投资者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获取承担风险的回报,在这个基础之上,努力去获取超额回报,就是说资产配置的首要目的是管控风险,同时获得承担风险的回报。
第二,天弘基金在建设资产配置决策系统的过程中采用了大计算和大数据的方法。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各类研究报告,读这些报告时一个深刻的体会是,宏观因子与资产价格的关系缺乏实证,以至于在具体操作时无法识别不同的判断。我们通过大计算,以实证的方式,弄清楚了这个关系,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影响资产价格的主要因素,以及它们的影响程度。
通过大计算打好基础,大数据就有了发力点。大数据应该是建立在清楚认识影响因素与资产价格的关系基础之上的,再通过大数据的方式获取高频数据和非标准化的数据,形成信息优势。在逻辑关系不清楚的情况下,盲目采集数据来做结论,不但成本高,效率也很低。
最后谈一下天弘基金在资产配置业务上的一些工作打算。首先,我们致力于为普通金融消费者提供优质的资产配置载体,即公募FOF;其次是提供高效的专户投资服务;最后,在提高我们自身资产配置能力的基础上,为银行、保险等机构提供资产配置服务。
(作者系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