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私募切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面临制度建设、与本土市场文化融合等多方面难题,只有将成熟的经营理念、先进的投资和风控体系(尤其在量化对冲方面)有效移植到中国,构建好本土团队,才能真正做到从高度竞争的中国私募市场中“虎口夺食”。
中国基金报记者 姚波
中国资本市场正在向海外机构逐步开放投资渠道,2002年,允许外资合资设立基金公司,随后增加了包括QFII、RQFII等额度上的设计,近年更是通过沪港通、深港通等确定法人机制。外资开始真正活跃起来,在获得身份的基础上,进一步享有自由决策,真正参与市场投资。
近两年,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加速,2015年开始,境外机构可以通过外商独资企业(WOFE)设立外资独资机构;2016年6月,WOFE开始以自己的品牌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一年多以来,美资、港资、英资、韩资等多家公募、私募巨头已经在中国内地成立资产管理公司。
今年11月10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透露,中美两国在金融市场准入上达成共识,中国将大幅度放宽外资进入银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领域的投资比例限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从目前的49%放宽至51%、3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等多项举措有望实施。
这样的安排明确反映出我国对外开放资本市场的决心,对鼓励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富敦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黎涛表示,从市场参与者的层面来看,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会越来越高,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理解逐步加深,相信会有更多的机构参与进来。
外资可以独立设立私募机构,使得之前因为控股比例而有所顾虑的海外机构纷纷伺机而动,其中包括了多家在海外并不做私募的公募基金,也计划在我国设立独资公司、发行私募产品,并将此视为以独立身份进入中国市场的敲门砖。
不少成立私募的外资颇有来头,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资管规模前十的巨头中,已有7家在华设立了WOFE,瑞银和富达已率先发行私募产品。已在中国安营扎寨的海外大型机构还包括桥水联合(全球最大对冲基金)、韩华集团、未来资产集团等,多家机构正在向中国基金业协会申请备案成为私募证券管理人。
香港东英资管执行副总裁李炜认为,这些巨头在海外市场积累了数十年的投资管理经验,进入中国市场具有优势,更有发言权。
不过,海外机构虽然实力强劲,但仍要以业绩说话。朝阳永续基金研究中心研究主管尹田园表示,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他们对外资机构的名气并不了解。外资机构如果业绩不突出,也很难在国内市场立足。
实际上,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合资公募基金公司一直面临着公司制度建设和本土市场文化融合等多方面的难题。目前以私募形式切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不可避免地面临同样的问题,将成熟的经营理念、先进的投资和风控体系(尤其在量化对冲方面)移植到中国,构建好本土团队,快速沟通、有效决策,才能真正做到从高度竞争的中国私募市场中“虎口夺食”。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分析师认为人才是外资机构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要找到既懂国外投资方法又懂国内市场的人才非常困难。
另外,就投资方式而言,海外机构也需要做出较大调整。海外对冲基金投资方式多样,除了国内常见的股票多空策略、市场中性策略外,许多涉及做空、衍生工具的产品并不适用。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各项产品尚没有完全放开之前,对冲基金的“十八般武艺”很难施展。从目前热衷进入我国私募市场的外资来看,依然是共同基金、投资银行等注重海外拓展的资产管理公司为主,对冲基金还很少。
无论如何,市场的参与者越多,各种理念、风格的投资管理人参与竞争,市场越可能获得发展。好买财富基金研究中心总监曾令华认为“鲶鱼”效应已经产生。全球市场大同小异,但最终价值的回归是比较确定的,外资比例的持续扩大将会真正改变市场风格。中金公司认为,未来5~10年,外资在A股市场的持股比例有望上升至10%。
外资的流入意味着投资理念的渗透影响。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市场将越来越接近一个成熟市场的状态。尹田园认为,外资对于中国市场的成熟发展将带来明显的推动作用,比如价值投资理念的广泛传播。今年以来,蓝筹股、价值股强劲表现的背后少不了外资资金的投入。